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薄薄的指挥员证珍藏国庆

薄薄的指挥员证珍藏国庆

 

    成都市天涯石小学退休教师李德鑫讲述他的两次国庆记忆

  新中国成立60年,并不是每年都有大型庆祝活动。能亲身经历一次,也是一辈子的幸事,何况每次参加都是以不同身份。从国庆庆典的亲身参与者到工作人员,对成都市天涯石小学退休教师李德鑫来说,每次都是一段不可磨灭的人生印记。

  自本报6月2日向广大读者征集国庆庆典亲历者至今,我们的征集热线028-86969110每天都能接到不少线索,有毛遂自荐的,也有推荐自己身边亲戚朋友的,他们中有军人、有记者、有离退休干部,也有普通老百姓。今天,由泸州老酒坊冠名、本报联合全国19家媒体推出的“泸州老酒坊·新中国国庆记忆大型系列报道”就为您讲述李德鑫老师的国庆记忆。

  第一次参加棍棒操巡游方队

  时间:1959年身份:学生

  1959年,共和国十岁生日。年仅16岁的李德鑫刚从成都三十四中(现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被保送到成都市第二师范就读。那时还是男女分校,第一师范招收女生,第二师范全是男生,后来都合并到成都大学。

  “9月份刚进学校没几天,我们就接到通知参加国庆十周年庆典,全校七八百名男生全部参加。”李德鑫老师还记得相当清楚,当时一师的女生组成了花环操方队,二师的男生则排成了棍棒操方队。所谓的棍棒操其实就是每人手拿一根长约1米的木棍,“在木棍上间隔缠上粉红、浅绿、黄色等三种彩色纸条。”在行进中同时做出上举、直立、平伸、扛肩等简单动作。

  动作虽然简单,但七八百人的动作要整齐统一,还是没那么容易。先是每个班级分开练习,体育老师用口哨指挥;再是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地合练,最后是全校大合练。可二师学校操场太小,根本容不下七八百人的方队,每次学校合练只能选在当时的成都市体育场。“我们一排25个人,中间隔开一定距离,但刚开始难免有木棍碰到一起的情况。”那时没

  话筒、音响,全靠口哨和喊话指挥,体育老师的嗓子经常都是嘶哑的。有一次,本来应该是做向左挥动木棍的动作,可有个同学却舞向了右边,一下子就敲在另一个同学的额头上,一会儿就肿起一个小包,接着又练。

  就这样一天天接近国庆庆典的日子,寝室里的8名壮年小伙子兴奋得睡不着,一直聊到天亮。穿上早就准备好的白色短袖汗衫、蓝色长裤、白网鞋,1959年10月1日早上5点,李老师和同学们就来到指定地点集合,东大街沿线早已是人山人海。上午10点,庆典正式开始。各个巡游方队在盐市口集合整队,“我们跟在一师女生的花环操方队后面,从人民东路缓缓通过人民南路广场主席台”。

  巡游的一些细节,李老师已记得不是很清楚,“我那天一直很兴奋,巡游11点多钟结束,一夜没睡的我们都没有休息,到处凑热闹”。学校给每人准备了一张夜里三点钟的电影票。“我记得是《宝莲灯》,但晚上我跑到文化宫去看坝坝电影,居然在长凳上睡着了。等我醒来跑回寝室叫大家去看电影时,结果发现大家都累得睡着了。”

  第二次维持秩序服务国庆大典

  时间:1962年身份:指挥员

  三年后李老师参加第二次国庆庆典时,刚分配到成都市龙王庙小学当老师还不到一个月。这次,他不再是巡游方队中的一员,而是成了一名“指挥员”。“其实就是负责维持会场秩序。”当时的省公安厅需要十多名小学老师担任“指挥员”角色,“因为小学老师学过教学组织法,组织能力强啊。”

  按照惯例,国庆庆典都是在上午10点举行。李德鑫早上6点就赶到人民南路路口,“因为7点钟要在路口上扎口子,不是参加庆典和巡游的人就不准进入了。”可等李德鑫老师到达现场时,人民南路路口上除了站岗值勤的解放军战士,早已围满了前来参观庆典的普通群众,“当时起码有一两千人,我必须让他们都退到染坊街和梨花街外面。”

  一个人要“对付”上千群众,李德鑫一下子就觉得不好办。戴上“四川省成都市庆祝一九六二年国庆节大会指挥员”的橘黄色证件,李德鑫拼命地对着人群喊话。“大人们都还比较听指挥,我一喊大家就慢慢地开始往后退,7点左右就都退到了指定地点外。”

  可一群10多岁的小孩子说什么都不走,还和李德鑫玩起了“躲猫猫”,不是躲进准备参加巡游的方队里,就是藏在花坛拐角。其中有一个穿背心短裤的男孩最“皮”,他竟然对着李德鑫说,“解放军的枪里又没有子弹,不敢把我们怎么样!”眼看时间就要到了,李德鑫一下子急了,一把就从孩子堆里把这个“调皮捣蛋”的“小鬼”抓了出来,让他在路边站着,狠狠地批评了一通,还说“不听话是不是,等会就把你送到解放军那里去”。

  一群孩子见这名年轻的“指挥员”要动真格了,一窝蜂地跑了。“我其实也是吓吓他们,等一群孩子都跑了,我就让被我抓出来的“小鬼”赶快离开。”直至今天,李德鑫还记得清清楚楚,花了一个多小时让人群退到指定区域,自己的衣服被汗水湿透,嗓子也因此哑了好几天。

  作为纪念,李德鑫将当时的“指挥员”证保存了下来,“别看这张薄薄的纸片,当时有它的话,可任意进出会场。”巧的是,当年的李德鑫19岁,这张“指挥员”证编号也正好是“0000019”。为此,李老师将这张橘黄色的纸片珍藏了四十多年,其间搬过两次家、调动过多次工作,都不曾遗失。

  人生就是有这么多的巧合。两次参加国庆庆典,都是李德鑫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期:第一次是放弃保送普通高中,选择上中专;第二次则是刚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可惜了,现在一张照片都没留下来”,这也成为李德鑫老师至今的憾事。

  “可我对国家一直满怀感激,因为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退休已经六年的李德鑫说,自己今年66岁,在新中国成长起来,更是中国教育的见证者。他一直保存着自己三年中专期间所交的书本费收据,“三年所交的各种费用还不到10块钱”,这些已经泛黄的纸条上记录着国家对他的恩情,“我会珍藏一辈子”。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