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纪念孙中山先生文物文献展开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2日 16:46  新闻晚报

纪念孙中山先生文物文献展开展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展示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的信函复制件

  □晚报记者 孔同 摄影报道

  今天上午,由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和中国国民党党史馆联合举办的《永恒的丰碑——纪念孙中山先生文物文献展》正式展出。此次展出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奉安80周年,并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其中有大量文物是在两岸的首次展出,如孙中山的家事遗嘱以及孙中山奉安大典时的纪念扇等。

  家事遗嘱首次展出

  本次展览主要围绕孙中山先生逝世前后的重大事件展开。中国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说,此次他从台湾来沪,带来了160张照片以及50件文件和其他影像资料等,其中大量物品在两岸属首次展出。

  长期奔走革命积劳成疾的孙中山先生,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在他逝世前,除了大众所熟知的“革命尚未成功”的政治遗嘱外,他在2月24日还曾留下过一份家事遗嘱:“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本无句读,编者加入)整封遗嘱情真意切,孙中山先生在生命的尽头仍嘱咐家人继承自己的革命遗志,这份遗嘱在大陆是首次展出。

  纪念扇是否世存一把

  为了表现出孙中山先生奉安80周年的主题,此次中国国民党党史馆还特意寻找了部分有关奉安的文物,首次进行展出。邵铭煌指着一把白底黑字的圆扇说:“这把 ‘总理奉安纪念扇’世上可能只有一把了。”记者看到,扇面的中央有中山陵的图案,并写有“谒陵须知”,共有10个要点,落款为“励志社宣传股”,时间恰好是80年前的6月1日。

  根据史料推测,当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时,励志社制作了一批纪念扇,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应该不止一把。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在两岸都没有再看到过这把扇子,唯有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存有一把。世上是否还存有这把扇子,是否还有人保存着呢?这似乎成了一个谜。

  两岸文物史料相互印证

  此次的合作展出也使两岸之间的文物资料与实物得到相互的印证。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长孙娟娟告诉记者,在馆内藏有一个鼎,是孙中山先生从广州出发时别人赠送的。而在台湾,就藏着一张孙中山先生上客舰时的照片,船上就有欢送的人群送上的鼎。邵铭煌说:“过去我只看到过文献照片,从来没有看到实物,原来这个鼎就藏在上海的故居。 ”

  他告诉记者,在此次的合作中,他发现不少过去只在照片中看到的实物正在上海,照片和实物的两岸共同印证展出,显得更有意义。

  展出还包括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胡汉民、廖仲恺等人在筹备国民党一大时及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期间的手稿、信函和电文等。较为可惜的是,由于两岸文物展出政策的原因,此次展出中台湾来沪的文物均为高仿真的复制品。邵铭煌表示:“相信随着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很快我就能带着真品来大陆展出了。 ”

  上海为重要革命地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长孙娟娟告诉记者,现在的南昌路即为当年的环龙路,留有不少当年的史迹。比如原环龙路44号 (现南昌路180号)是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毛泽东同志在国共合作期间也在此工作过。还有环龙路42号、环龙路4号等,都是孙中山先生曾生活或工作过的地方。

  在邵铭煌这次带来的文物中,有不少孙中山先生的信件,都清晰写着环龙路的地址。记者看到,有一份孙中山先生于1916年7月26日写给吴稚辉的信函,笔锋潇洒清晰,写着“法界环龙路四号”的地址。还有一些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各个地点所拍的照片。邵铭煌说:“这也说明,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的岁月是他一生革命事业中极为重要的一段。 ”

  此次展出将从今天起至11月上旬在香山路的孙中山故居三楼展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