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翰海秋拍多元推进收藏新理念(6)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 16:25  瀚海拍卖

翰海秋拍多元推进收藏新理念(6)

明代中期 铜鎏金大势至菩萨

  金铜佛像——展现宗教雕塑艺术瑰宝

  本季秋拍,翰海将推出两个宗教造像专场,一为“大势至—中华宗教雕塑艺术瑰宝”专场,另一为“善乐之邦—金铜佛像”专场。

  “善乐之邦—金铜佛像”延续翰海佛像专拍传统风格,以藏传造像为主,收录百余件不同时期,来自西藏地区、蒙古地区及北京地区带有汉藏风格的造像。西藏地区造像亮点较多,14世纪 “黄铜嵌银嵌红铜释迦牟尼造像”为主推拍品。释尊鸭蛋形圆脸,面部泥金,造型端正,包浆肥润,为典型的14世纪藏西地区造像。此类造像在内地市场中当为首次出现,本件更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蒙古地区造像,一件高达110厘米的白度母造像,通体鎏金,多处高浮雕嵌宝石,极为华丽富贵。主尊白度母造像真人大小,现年轻少女相,极为写实。造像为清代雍正时期多伦造办处为多伦地区皇家寺庙所铸造,体格较大,非常罕见。

  明清宫廷造像中,“明永乐 铜鎏金增禄佛母” 保存完整,造型优雅。佛母为一面二臂造型,右手持谷穗,左手作与愿印,右脚呈右舒相,踏莲花而坐。造像比例协调,略微弯曲的身体、流畅的轮廓线,富有弹性的双乳和自然的束腰,展现女性特有的柔美、朝气。尤其是低垂的双目、圆润的面部和充满神秘笑意嘴唇的塑造,流泻出一片甜美的自然主义风格,极为传神。造像通体鎏金,精致、简洁、大方的饰物、莲瓣和圆润、自然的肌肤,光彩照人,富丽华美。整件作品的造型、风格和浇铸几乎将明代宫廷造像的特点展现无遗。莲座镌刻有“大明永乐年施”六字铭文,是一件十分开门的永乐造像。

  西藏布达拉宫珍藏有两件左手持法器的六臂造像,分别镌有“大明永乐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款(见施罗德,《西藏佛教造像》,卷二,香港,2001年,图版365A-B和360A-C)。本尊与布达拉宫同类造像相比,除手臂和法器造型不同,显然如出一辙。此外,专场还上拍有一件明代永乐“铜鎏金释迦牟尼造像”,同样为永乐宫廷的经典之作。

  清代宫廷造像,清乾隆 “铜鎏金释迦牟尼造像”,造型端庄,鎏金及泥金部分保存完好,品相极佳,是一件来自乾隆宫廷的造像极品。本尊造像的细节部分,在至今仍保存于故宫的清乾隆四十二年释迦牟尼唐卡中有清晰的表现。多件清乾隆六品佛楼造像中,“铜泥金最能散鹿菩萨”,做工精细,形制规整,为典型的六品佛楼造像。本场还包含多件清代乾隆造办处仿西藏早期造像。

  高古造像部分,公元七世纪的释迦牟尼说法造像,由主尊和铸有左右二胁侍的背光组成,青铜质(梵铜琍玛)。主佛、左右胁侍与狮子金刚力士双眼和白毫均镶嵌白银,这是克什米尔常用的装饰手法。此种克什米尔早期铜质原作造像,除西藏布达拉宫馆藏及近年新疆于阗佛寺遗址出土的几尊外,存世量极少,且背光大多遗失。历来是世界各大博物馆和大机构竞相追逐的热点。

  近年来,藏传佛像因受到国际市场的追捧,价格普涨。而汉传佛像的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开发,甚至被低估。汉传佛像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季秋拍,翰海首推以中原地区铜铸造像为主的“大势至—中华宗教雕塑艺术瑰宝”专场,收录70余件顶尖级中原地区造像,融合释、道、儒三家经典造像。

  明代“铜漆金西方三圣佛造像”,共有三尊,主尊阿弥陀佛,居中央位置,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分居主尊左右,是主尊的两大胁侍菩萨。此三尊是佛教宣称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主要神祗,他们共同负责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称“西方三圣”。 这组造像高度均在80厘米左右,如此体量造像在目前国内外艺术品市场均属于体量较大的一类,无论作为艺术品展示还是居家设堂供奉都有一定的气势和感染力。尤为难得的是,三尊像几乎没有残损,保存了完好的历史旧貌,堪称一流的品相、一流的品种。据我们初步调查,在目前国内外艺术品市场上,如此完好品相、完美组合而又如此大体量的西方三圣像尚属首次面世,是难得的稀世珍品。

  “宋/元 青铜地藏王菩萨造像”,高81厘米,原为德国南方收藏家收藏,其后辗转流传,并多次现身拍场,其出处及流传过程均有明确记载。此件青铜造像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的灵岩寺千佛殿中的彩绘罗汉雕塑风格极似,古代匠师们大胆地采用写实风格,不但形体、比例、相貌与真人维妙维肖,血脉、筋骨也清晰可见,完全符合人体解剖学。地藏王菩萨袈裟衣饰贴体利落,对袈裟线条的曲直、角度的转折,光线的明暗都注意到刚柔相济和虚实对比,甚至透过袈裟可以体察到人体的血肉。

  地藏王菩萨全跏趺而坐,袈裟流线自然,自然垂落,尤如曹衣出水,极为写实。此外,袈裟的细部制作也十分精致,即使袈裟左上角带钩及打结处的来龙去脉和结扣的穿插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尽管地藏王菩萨端坐于座椅(已佚,宋元时期铜多为木座)之上,腰板挺直,超乎常人,给人一种庄严之感。但通过对地藏王菩萨肢体语言的刻划,竟无一丝单调的感觉。在创作中,工匠们摒弃了宗教作品一贯唯我独尊的冷漠,对地藏王菩萨的性格刻画入微。地藏王菩萨超越凡人的神格在菩萨的面相上表达到了极致。菩萨现罗汉像,面相方圆,为成年男子相貌,眉间现微微凸起白毫,直鼻高挺,双唇含笑,极为写实,给人一种超越凡人的亲切感。

  明代中期“铜鎏金大势至菩萨”征自欧洲著名藏家,造像高80厘米,估价待询。本尊造像用料极精,为多重贵金属合金铜铸造,比例精准,体格宏大,做工细腻传神,,当为明代中期汉地造像中的极品。虽然下面的莲花宝座已佚,但主尊已达80厘米,可以想见,供奉的寺庙大殿之宏大,规格之高。

  高古佛造像同样有经典之作,北魏“青铜释迦牟尼说法像”,高24.4厘米,原为日本出光博物馆旧藏。此外,还有一组北魏飞天造像,体格较大,亦为罕见之作。

  道教造像部分,主推明代中期“铜鎏金真武大帝造像”,造像通体鎏金,双脚下垂,正襟危坐。长发披于脑后,下颔垂下一缕长须,为此尊形象的重要标志。面形方正,双目低垂,神态宁静。身着长袍,胸护铠甲,衣纹写实流畅。腹部刻有四爪苍龙,衣缘亦刻画龙纹及缠枝莲纹。右手抚膝,左手置左膝结印。元明两代,中原地区造像技艺更加成熟,尤其是道教造像,在原有中原造像基础上,吸收西藏等地佛教造像技巧,造像比例更为精准,做工更为精细,更具神韵,形成一种独立的具像化造像风格。明中期“铜鎏金真武大帝造像”,体格较大,造型端庄,做工精细,富丽堂皇,品相完好。整件作品更流露出一种高于凡人、只有神明才有的神韵,是一件精美绝仑,极为罕见的明代道教艺术精品。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