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有价钧瓷无价 支离破碎堪称完美(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13:28 新华网
对业余古瓷收藏爱好者来说,古瓷片的珍贵性也不言而喻。因为古瓷片是破碎的,因此器物的胎釉断面一览无余地暴露出来,使人们不但能知其表,更能察其里。这比之单纯地观察完整器物学习鉴定,在对古瓷特征的掌握上具有更加深刻全面的优势。比如一件元《青花龙纹四系扁瓶》在北京中嘉拍卖公司上拍最终以9790万元的高价成交,普通收藏者别说购买,就连想看一看也得到故宫去。那么从地摊上买到一片有纹饰、有整款的成化官窑斗彩团菊纹碗残片,从而能够真真切切地上手观察它的质地特征,绝对是令人心醉的收获。 宋瓷汝为魁 我国古瓷历朝历代窑口众多,品种极为丰富,是其他任何藏品无法比拟的。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发现的古窑址已在千座以上。但在历史上真正著名的窑址却只有几十座。窑口有名,主要是当时生产出了好的瓷器。 古瓷片能反映出整器的艺术信息。胎骨、器型、釉色、色彩、装饰、款识、光泽等要素都能显示出瓷器的制作工艺之美;瓷片上的人物、花鸟、山水、动物、书法等图案不仅具有艺术情趣,还能反映出历史信息,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渔樵耕读、携琴访友、元宵观灯、清明踏青等图案,使古时的民风习俗跃然“瓷”上,这本身便是一种美。越是名窑名品瓷片,这种美的含量越大,品位越高,价值自然也就上去了。 普通古瓷片是收藏者学习的第一手实物资料,而能够拥有珍贵瓷片,则是为玩瓷者引以自豪的财富和显示收藏水平的标志。 宋代汝窑、官窑、哥窑的瓷片,自宋代起就一直是收藏家寻觅的对象,被世人传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汝瓷一片”,讲的就是珍稀瓷片的价值。 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以地处汝州而得名,所烧陶瓷精美绝伦,在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北宋后期,汝窑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即“汝官瓷”,简称汝瓷。其原因就在于汝窑所烧造的御用之瓷专供北宋皇宫使用,因而在制作工艺上特别讲究,产品质量精益求精,非上乘而不取。它继承了隋唐釉下刻画和堆贴的工艺传统,又吸收了越窑的施釉工艺特点,并借鉴了定窑成熟的印花技术和耀州窑的支钉托烧技法,创出了汝窑特有的印花青瓷风格。加上它在瓷釉中掺进了玛瑙末,烧成后色彩丰富,为青瓷诸窑中所独有。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说:“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唯用汝器,以定器有芒。”后因宋金战乱而失传,南宋时汝瓷“尤难得”。 但在收藏界历来都有“汝”“官”不分之说。这个“官”,指的是“北宋官窑”。而所谓的“北宋官窑”,指的是离汝窑(宝丰清凉寺窑)仅30公里的汝州张公巷窑。两个窑的制瓷风格相近,有时难以区分,但两者也有明显区别:汝窑器釉色为纯正的天青色,而张公巷窑釉色显得浅淡些,釉面玻化程度高,手触有光滑感。开片细碎、明显。张公巷窑胎体较汝窑要薄,胎色泛白,不是香灰色,而是灰白色。汝窑器圈足呈八字形,而张公巷窑多为平直圈足。支钉呈圆形小米粒状,数量略多,双单数都有,而汝窑支钉呈芝麻状,一般为单数。在形制上也有不少差异,张公巷窑的一些瓶类器造型与汝窑有差异,不少方口、菱花和四方平底的盘、洗类器为汝窑所未见。 但瓷器残片都是哪儿来的?瓷片以窑址最多,据说景德镇的碎瓷片就用来铺路。而除了瓷器产地,各地城建扩改的施工现场也是瓷片的宝藏。曾有报道说,“旧城拆迁挖出大量碎瓷,民工宿舍变收购市场”。一传十十传百,工地就变成尽人皆知的瓷片集散地。民工也从知道碎瓷片儿能换钱,到奇货可居。有的民工专门挖土方,到哪儿都有捡瓷片的人追随。人们都相信老实的民工不会骗人,他们手里都是挖出来的真东西。潘家园市场的一位摊主拿起侧面上写着“北京崇文河泊厂工地2002.7”的一只瓷片儿说,字是捡瓷片儿的人写的,保真。不过,现在也有人把假东西交给民工,专门等冲着民工手里的真货去“捡漏”的人来买。这样一来,工地里出来的东西都有假了。 专家介绍,瓷片的价格首先取决于整器的质量,古瓷片能反映出整器的艺术信息,胎骨、器形、釉色、色彩、装饰、款识、光泽等要素都能显示出瓷器的制作工艺之美,越是名窑名品瓷片,美的含量越大,价值越高。专家表示,一般收藏爱好者在选择可供收藏和投资的瓷片时,首先应区分是由官窑还是民窑烧制而成,官窑生产要求高,控制严,产量有限,一般为观赏性瓷器,而民窑则为实用性的使用目的,存世量大,品质不高,因此价值较小。由于汝窑的真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已很难估算,一般民间交易的瓷片大多为几十元到几百元,但也有不少瓷片能在价格上突破万元。而且像釉色较好的汝窑瓷片在市场并不常见。(王威斯)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