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无款官窑瓷呼声渐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4日 13:27 新浪论坛

  近日,无款官窑瓷器的呼声渐高,特别是今春翰海一件无款的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以2408万元高价成交之后。其实,在今年香港和内地春拍中一共出现了四件无款但成交价均超过千万元的瓷器。这些无款瓷珍的高价成交也使人们开始意识到无款瓷中也有值得关注的珍品。

  无款原因众说纷纭

  明清两朝历代官窑器署纪年款是惯制,直到清朝末代的宣统终止。但是,无款的官窑瓷器却屡见不鲜,官窑瓷器为什么有无款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

  以北京翰海付拍的这件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为例,据美国费尔德博物馆馆长何翠媚介绍,目前能与该器相比拟的同类大瓶有两件:藏于北京故宫的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诗句大瓶和藏于台北故宫的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诗句八方瓶。这三件大瓶均无底款。故此,有一种说法认为大瓶无款乃是技术原因所致:由于大件儿翻身困难,不烧年款是很可以理解的;即使有款,也多为后写。

  然而,在已知的乾隆大型粉彩官窑中,有款者为多数,有些体型比这件还大,也仍然有款。近日被媒体广为关注的故宫两件“瓷王”即是最好的例子。另一方面,无款的小件瓷器也有不少,因此,只从技术原因解释无款问题,就显得不是那么说得过去了。

  相比之下,何翠媚的说法似乎更为巧妙:吹毛求疵的乾隆皇帝,总是精益求精,不惜工本,要求御窑厂一再烧窑实验,直至烧造出满意的绝佳式样为止。因此,不烧款便在情理之中了。

  此外,乾隆皇帝自命不凡,经常亲自干预御窑厂瓷器的烧造,并确定瓷器的造型、花纹、款识等。因而这个时期有些无款器物是奉旨不加款识的。如《乾隆记事档》中记载: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烧造红花甘露瓶,俱不要款。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仿前代瓷器,如宋瓷、明瓷,那么倘若原件无款,仿制出来的瓷器自然也就不会带款。而模仿宋明经典瓷器,正是清代官窑的一大特色以及成就。

  再有,从存世官窑瓷器来看,清代祭器和供器往往是不署款的,有观点认为这是为求与前朝器比肩,以达乱真的目的。而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件粉彩霁蓝描金大瓶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的另外两件一样,正是作为宗教祭祀之用。

  无款身价几何

  既然官窑瓷器未必具款,那么款识也就不是鉴别一件瓷器是否为官窑的惟一依据。虽说一般而言,肯定是有款的瓷器市场表现更好,毕竟款识就像“身份证”,清清楚楚地表明了该器不是没有来历的“黑户儿”。然而,在藏家追逐的热门——明清官窑瓷器中,存在着相当一部分无款但时代特征明显的佳品,甚至极品。它们与同一时期的有款瓷器相比,存世量更少,反而弥足珍贵。在近年的拍卖会上,这类无款瓷器的成交价格已有不俗的表现,值得藏家关注。

  在今年付拍的明清官窑瓷器中,身价超过千万元的无款官窑瓷器共有四件,除去清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大瓶,还有以1376万港元成交的明成化青花折枝番莲“八宝”纹出戟觚、以1096万港元成交的清雍正/乾隆斗彩加粉彩垂肩如意瑞果纹梅瓶以及1430万元成交的明成化青花暗刻海水绿彩龙纹盘。前面两件均为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的拍品,后面一件则为北京华辰的拍品。

  无款但流传有绪

  这四件瓷器虽然无款,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流传有绪。于北京翰海付拍的这件无款粉彩瓶原本陈供在

圆明园,是一对。圆明园浩劫之际流出,其中一件由Grandider带出中国,后捐赠法国吉美博物馆,现藏于该馆;本件同时散出,辗转流入美国芝加哥,本为著名收藏家Bill Little旧藏。流传有绪也成为该器虽然无款,却仍然备受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明成化青花折枝番莲“八宝”纹出戟觚和清雍正/乾隆斗彩加粉彩垂肩如意瑞果纹梅瓶均出自香港苏富比2007年春拍中的“花赏瑶华——巴黎名藏中国
艺术收藏
”专项。虽无“身份证”,却有着好的出身。再加上无与伦比的艺术性,拍出高价实属意料之中。

  另一件明成化青花暗刻海水绿彩龙纹盘内外壁均为绿彩龙纹,制作精细,令人叹为观止。买家之所以敢以1430万元的高价拿下此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2003年11月伦敦拍卖会上,曾经拍出一件来自著名古董商埃斯肯纳兹的青花暗刻海水绿彩龙纹盘残器,与此盘完全一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