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小楼里珍藏稀世青瓷 (5)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7日 14:40 深圳商报

  

小楼里珍藏稀世青瓷(5)

深圳玺宝楼博物馆收藏历代青瓷珍品2000多件广获好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拒绝上亿美元收购

  记者:为什么要成立博物馆?

  吴克顺:这些瓷器珍品虽然是我收集回来的,但它属于全民族、属于全社会。我提出“瓷是中国发明创造的”,但瓷器发源地是否在中国,国际上并没有明确说法。1996年,我决心建一个青瓷博物馆,全面展示完整的中国古代青瓷兴衰史。经过一年准备,1998年博物馆正式开放。

  记者:现在您的初衷已经实现了。

  吴克顺:可以这么说。其实这里不仅有瓷器珍品,而且所有与瓷器有关的书籍也都能在这里找到。我的目标是把它办成一个教科书式的博物馆,使之成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二课堂、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的终身课堂。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希望近期能够挂牌。

  记者:人们对青瓷博物馆的评价如何?

  吴克顺:这个博物馆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国内很多

瓷器专家学者都来这里参观过,对深圳有这样一个地方非常震惊;很多外国游客也慕名来访,法国建筑设计师保罗·安德鲁不久前来这里参观,原打算只看两个小时,结果却观赏了两天。他说:“民间的东西最能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真实水准,这里的藏品都来自民间,能够如此精美令人不可思议。”

  记者:来博物馆参观的人数量并不多,门票收益能维持博物馆运作吗?

  吴克顺:现今对瓷器有了解、有研究的人并不多,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不瞒你说,博物馆自1998年开馆以来,累计接待了数万名观众,门票收入不多。因此,博物馆全靠我的自有资金来维持。

  记者:您觉得这样做值得吗?

  吴克顺:值,当然值。这是文化事业和公益事业,没考虑过要挣钱。这里的藏品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作为炎黄子孙,我有责任将遗散在民间的宝物收集起来,为它们提供展示场所。目前,凭博物馆的规模和影响力,流散海外的瓷器珍品逐渐回流国内,这是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兴奋的事情。

  记者:听说曾经有人出价一亿美元收购博物馆,有此事吗?

  吴克顺:2003年,有位美国巨富到博物馆参观后,派人和我谈,想出价一亿美元收购博物馆,被我回绝。其实,20多年来,很多人找我想买藏品,但我告诉他们,这里才是这些青瓷藏品的终点。

  博物馆永远留在深圳

  记者:您为什么会把博物馆设在深圳?

  吴克顺:我是基建工程兵出身,1980年来深圳,1983年转业到深圳市一建公司,1985年在华侨城工作,1992年下海经商。我20多岁来深圳,转眼已27年了,我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深圳。深圳给了我发展的机遇,没有深圳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成功后我一直考虑如何回报社会、回报深圳,我把青瓷博物馆设在深圳是我应尽的责任。

  记者:听说其他城市曾找过你,希望把博物馆搬过去?

  吴克顺:上海、杭州、景德镇等城市都向我表达过类似的想法,并提供了很多优惠条件。我在深圳这么多年,对深圳很有感情,博物馆会永远留在深圳。深圳对文化产业非常重视,并提出从文化立市和培育城市人文精神的高度扶持民间收藏和社会办博物馆,让全体市民共享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市、区各级领导多次来这里调研、现场办公,为博物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让我们感动,也给了我们信心。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王斗天万鸿涛卢博林

[上一页] [1] [2] [3] [4] [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