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车模·汽车 > 正文
 

与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孙晓东对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 06:13 深圳商报

  中国制造上海通用

  “中国制造”就是为中国老百姓制造

  本版撰文高晓宁潘杨

  产品鉴定

  1999年,上海通用在市场上推出别克品牌,以别克新世纪为先导,产品外观大气,质量领先于国内同类产品,从而受到市场热捧。后又陆续推出别克赛欧、别克凯越等产品。2004年,上海通用引入凯迪拉克品牌,初入国内豪华车市场,2005年,上海通用再次将通用旗下销售量最大的雪佛兰品牌引入中国市场。上海通用的系列产品品质可靠,消费者信任程度高。

  对话

  自主开发势在必行

  ——与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品牌总监孙晓东对话

  要有对消费市场

  准确的洞察力

  深圳商报:从本期开始,《深圳商报》将开始对国内大型汽车企业进行巡回采访,话题中心是“中国制造”,您怎样理解“中国制造”这一概念。

  孙晓东:我想,“中国制造”绝不仅仅是MADEINCHINA这么简单,用句通俗的话说,应是“为中国的老百姓制造汽车”。上海通用多年来着力于整合国际、国内的资源,其目标就是整合这些资源来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体系。

  深圳商报:怎样理解您所说的体系竞争力?

  孙晓东:体系竞争力包括市场营销的能力,制造过程的能力,采购、物流的能力,资本运营的能力以及IT体系的打造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的能力必须相当出色,才能达成综合的体系竞争力,才有足够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深圳商报:您认为“中国制造”的产品怎样才能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

  孙晓东:对市场具有准确的洞察力是非常重要的,每一款新产品的引进与开发的过程很长,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洞察消费者的喜好是这一工程开始的第一步。每一款车在进入中国时,我们都会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改造,而针对性的依据则是对市场消费走向的准确洞察。比如上海通用引进的第一款车“别克新世纪”,在此之前,我们已知北美的车型并不完全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为此在引进后,我们进行了600项改进,但车上市后,中国消费者认为内饰太粗糙,不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习惯,后来我们又针对性地进行改进,直至推出别克君威。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我们已有了对市场更加准确、更有目标性的判断,产品上市后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汽车应为中国老百姓

  专门设计

  深圳商报:上海通用一直以来都在努力为引进的产品打上中国印记,如赛欧、君威、凯越等,很多人认为这些产品都不是通用“亲生”的产品,而是上海通用“混血”的产物,为什么上海通用长期以来要致力于改造这些产品?

  孙晓东:一款车要适应中国市场,必须要进行中国化的改造,实际上,这些工作我们不做,别人也在做。中国制造的意义就在于为中国的老百姓造车,而中国老百姓的消费习惯与其他国家是不同的。从长远来看,中国汽车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专门是为中国消费者设计的,而现在产品都不是专门为中国消费者设计的产品。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愿不愿意解决是自己的问题。

  深圳商报:上海通用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成立的宗旨是否就是为了设计中国自己的汽车产品?

  孙晓东:泛亚成立初的定位是要逐步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即内饰工程、外饰工程、底盘调校和发动机调校,经过多年的发展,泛亚已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泛亚有自己的发展时间表,我们总有一天可以生产出为中国消费者量身设计的车型。

  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

  深圳商报:在通用的产品系里,上海通用是否拥有绝对自由的产品选择权?

  孙晓东:这实际上是双方开始合作时就达成的共识,只要目前适合中国市场的车型,上海通用都可以引进到中国生产。上海通用在未来会成为通用在亚洲最重要的布局,目前通用在北美、欧洲、澳洲、巴西、韩国都完成布局,而上海通用有可能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布局点,泛亚也将无可争议地成为通用在全球的几个重要设计中心之一。

  深圳商报:凯迪拉克的国产是这个品牌在美国本土外第一次现地生产,这是否表明通用已充分认可了上海通用体系上的竞争力?

  孙晓东:这一现象可以表明,上海通用的体系能力已得到通用方面的信赖,而凯迪拉克的进入,也可以再次提升上海通用的制造体系的综合能力。

  深圳商报:您认为国产化对汽车企业有怎样的意义?

  孙晓东:国产化至少有几个方面的好处,比如降低汇率的风险,加快物料运送的周期,具备更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等。

  深圳商报:如果将上海通用的发展分为起步、发展期、高峰期几个阶段,您认为上海通用处于哪个阶段?

  孙晓东:客观说,我们只属于前期阶段,毕竟上海通用成立只有6年时间。

  印象

  在实践中不断提升

  不止一次采访过上海通用,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上海通用的执行力相当高,这贯穿到上海通用的每位员工的行为中,无论是高层还是普通员工,对任何一件事情的处理都一丝不苟,效率极高,这大概也是他们在市场上屡战屡捷的重要原因。

  在上海通用商务楼,我们见到了泛亚技术中心产品前期设计主设计师曹敏,从他那里知道,泛亚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而这些人很可能将成为今后上海通用造“中国车”的中坚力量。赛欧、君威、GL8、凯越等多款车集结了泛亚的心血,同时也得到了市场的回报。曹敏说,现在泛亚已融入到通用全球研发的体系中,这就要求泛亚必须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君威的改造成功,已使泛亚的地位得到初步确立。

  泛亚具备怎样的设计能力,能否肩负上海通用制造“中国车”的重任?对此曹敏有足够的信心。“我们去过通用在北美、澳洲、意大利的设计中心,实际上论到自身的设计能力,我们不逊于任何一个国家,我们现在缺乏的是实践,如果能参与更多的自主设计,研发能力就会一步步提高。在做具体设计的过程中,有时想到一个方案,但某些工艺却达不到,只能做折衷的方案,另外成本问题、研发的周期问题也是要解决的难题”。

  曹敏的说法其实也是上海通用正在走的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从照搬国外产品,到逐步形成自己的开发能力,上海通用在“中国制造”的道路上已越走越快。

  品牌小史

  百年别克历久弥新

  别克通用公司拥有100多年历史的一个老品牌。1998年的上海通用合资公司成立后正式引入中国市场。从此开始以另一种姿态在中国开始了新的品牌历程。

  1900年,苏格兰人大卫·邓巴·别克和他的总工程师沃特·玛尔良开了他们朝夕相处的船机农机修理行,率先着手制造第一辆试验汽车,1903年,他们成立了别克汽车公司,成为汽车制造业的奠基人,由此拉开了别克百年历史的序幕。

  1908年,别克正式纳入由威廉·度朗特创办的通用汽车旗下,通用不断创新,别克成为第一个成功的汽车品牌。1923年,哈里·厄尔第一个引入粘土制作汽车模型法,这一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1937年-1938年,哈里·厄尔设计的“Y-JOB”被公认为世界汽车历史上第一款概念车,1950年-1951年,由战斗机设计引发灵感而诞生的LESABRA概念车,确立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典

  车型的设计走向,1963年,别克推出被誉为现代经典的RIVIERA车型,1974年,别克推出V6发动机,最终成为别克系列的主要发动机。

  1998年,别克进入中国,开始了具有“中国制造”特点的别克之旅。

  远景回放

  赛欧开启了家轿时代

  通用与上汽集团联手,最终50:50成立上海通用,绝非一帆风顺的事,在此之前,通用的竞争对手有福特、丰田等,上汽集团高层对这些公司都做过访问。上汽集团的考察团认为,如果仅仅是车型上的简单引进,而没有技术上的输入,合作是没有意义的。而谈到这一细节时,上汽集团在福特和丰田那里都碰了壁,倒是通用公司有足够的诚意,通用高层亲自接待上汽访问团,并表示了全方位合作的决心。最终促成了双方的牵手,双方宣告于1997年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共同出资15亿美元,开始了通用汽车的中国之行。

  别克总监任剑琼女士在办公室

  推掉繁杂的公务,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回想这8年走过的历程,仍是感慨唏嘘。

  那时别克新世纪车型已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赛欧的上市成为当时中国市场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2000年年底,赛欧在上海工博会亮相,半年后才上市,之后又列入别克品牌,很多人认为这是上海通用的一种炒作。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一切都是势所必然。提前亮相工博会,政治因素多过市场行为,此外,2000年,私家车市场并没有真正启动,在这种情况下,赛欧如何进入市场成为一个难以决断的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查,调查结果表明,85%的别克车主认为,赛欧纳入别克体系,对别克并没有实质影响,如果单列赛欧,势必要重新打造一个品牌,重建一整套销售网络,这对刚刚起步的上海通用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们做出了将赛欧纳入别克体系的决定。

  赛欧的上市取得巨大成功,并由此创造了家用轿车的新标准,ABS、双气囊成为入门级家轿的标准,可以说,赛欧的上市开启了一个轿车的时代。

  2002年12月,我们推出君威,取代老别克,当时别克GS、GL等系列在市场上旺销,很多人对此很不理解,而我们的目的就是向市场展示上海通用的创新能力,让市场知道,上海通用的理念就是不断进取,这也是别克车主的共同理念。

  别克是美国的一个品牌,中国消费者对其最初的认知度很低。1998年我们做过调查,那时别克在消费者中经过提示后的知名度为14%,而人们对别克的印象仅限于孙中山、荣毅仁等坐过别克,在他们心目中,别克是那种又大又土的车型,要别克扎根中国市场,我们必须对这一品牌进行重新打造。于是在推出第一款车始,我们提出“当代精神造当代车,别克来自上海通用汽车”,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示别克是一款全新的技术先进的车型,而它是由上海通用公司制造的。我们要向消费者买世界级的产品,拥有世界级的体验。今天,别克经过提示后的知名度达到100%,并且成为第一提及率最高的品牌,可以说,今天的别克完全是上海通用锻造的,是“中国制造”的品牌。

  今时今日

  三大品牌合力冲市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12日,由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公司各出资50%组建而成,上海通用汽车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区

  金桥出口加工区,占地80万平方米,目前在建的南部厂区计划于2005年第四季度投入批量生产。

  到目前为止,上海通用已形成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三大品牌,并形成8大轿车系列24个品种的产品矩阵,其系列产品在安全性、动力性、舒适性和环保方面表现优越并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上海通用拥有金桥和上海通用东岳汽车、上海通用东岳动力总成、上海通用北盛汽车三大汽车基地,其中金桥生产基地的生产能力为两班年产15万辆整车,并生产10万台自动变速箱、20万台发动机。东岳汽车设计产能为两班10万辆整车,东岳动力总成设计产能为三班两运转实现年产37.5万台发动机,北盛汽车年产能为三班5万辆整车,另外,金桥基地南部厂区投产后产能将扩大15万辆,届时上海通用将拥有45万辆的生产能力。

  经过几年的发展,上海通用基于精益生产理念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采购、物流、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并在生产和管理中大量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一条柔性化生产线,涵盖了冲压、车身、油漆、总装等整车制造环节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等动力总成制造过程。至今上海通用通过了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SAC)和挪威船级社(DNV)的联合质量体系评审,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QS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汽车制造公司。

  上海通用在出口方面也取得瞩目成就,2001年10月,别克GL10第一批出口菲律宾,2003年1月起,上海通用将向加拿大凯米公司出口大排量V6发动机,5年出口量将达60万台。

  上海通用产品编年史

  1997年,上海通用奠基,1998年12月17日,第一辆别克新世纪下线,用时仅23个月,创造了中国汽车生产史的新速度。

  1999年12月,上海通用推出别克GL8,并迅速占领了高档MPV市场的半壁江山。

  2000年4月13日,新款别克GS轿车上市

  2000年12月,赛欧下线,成为中国车市“10万元家用轿车的代名词”。

  2001年6月8日,别克赛欧正式上市。

  2001年10月20日,别克GL10出口菲律宾,中国首次实现乘用车整车批量出口。

  2001年12月20日,赛欧SRV上市。

  2002年12月20日,上海通用汽车、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公司联合重组山东烟台整车项目。

  2002年12月26日,推出别克君威轿车系列。

  2003年4月19日,推出别克凯越轿车系列。

  2004年1月15日,上海通用设立别克品牌日。

  2004年3月7日,上海通用、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联合重组沈阳金杯通用汽车公司。

  2004年3月7日,上海通用、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联合重组山东大宇汽车发动机公司。

  2004年6月7日,上海通用发布凯迪拉克品牌。

  2004年10月21日,推出别克HRV两厢车。

  2004年12月17日,推出高档行政级别克荣御。

  2005年2月21日,推出雪佛兰景程、雪佛兰新赛欧轿车。

  作者:本版撰文高晓宁潘杨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