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王丹丹 罗建川 摄影|王攀
要成熟品牌来带。在她看来,“时尚”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不应该只是形容词,而应该像在米兰一样,把“时尚”当作一个名词。
赵卉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作为中国本土设计师、设计品牌艺之卉的掌门人,她天天跑布料集市,在中国女装领域里打拼了17年。但对她来说,为2014年APEC峰会首脑夫人团进行服装设计,仍然是一场难度系数极高的比拼。
这届APEC峰会与会领导人的服装由几位服装设计师共同操刀完成,赵卉洲主要负责领导人夫人的与会服装。不同于给自己品牌的服装做设计,为领导人设计服装最主要的难题是全程见不到这21位参会的第一夫人,连尺码都只能靠看照片推测,做出既适合所有人还要有东道主特色的服饰并非易事。
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会服亮相后,习近平主席评价服装平易近人,贴近生活,串门也能穿。民间市场也表现出了兴趣——不到24小时,淘宝上已经有同款上线。赵卉洲回忆说,那段时间她非常紧张,因为这不仅是一个设计师搞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场历时一年的设计创作历程让赵卉洲感觉像打了一场硬仗:以设计师为排头兵,以包括布料、剪裁等整个服装产业链做支撑,最后才能拿出作品,这不是一个有好创意的设计师能独立完成的。
作为1970年代出生的中国学院派设计师,为第一夫人设计服装的过程让赵卉洲对自己的设计生涯重新审视:赵卉洲那一代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大多没有继续从事设计行业了,依然留在服装设计行业的,已经算得上行业翘楚,对整个产业非常熟悉且深度耕耘。但赵卉洲开始意识到,他们求学的年代很少有机会去那些时尚发源地深造,很少能放眼去看看外面。而如今一切产业都在向全球化迈进,服装行业不应固步自封。
APEC峰会结束后,赵卉洲决定去时尚之都米兰寻找中国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她逐渐把自己的独立品牌工作转交给丈夫,自己前往米兰理工大学学习时尚管理专业。
在米兰,最震撼她的是时装周。她感觉米兰打造时装周的维度非常丰富,比如国内人们可能只关注以品牌为核心的发布秀,但实际上还会有众多跨界的活动同期举行,如服装与艺术品相结合的展览、品牌订货、推广、社交活动等。
这些参展品牌和独立设计师会借着时装周的气候办自己的Showroom,为来自全球的时尚买手提供选择。品牌门店里则举办让消费者兴奋的时尚之夜,从VIP到普通客户都有不同形式和规模的互动设计,从发布到线下营销都是高度联动的。这一切能让T台上的风尚迅速变成米兰乃至意大利的重要收入。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年轻设计师们已经不再仅限于设计服装,他们对于文化、生活甚至政治的表达正在将设计领域的维度拉大。
而尽管中国人对本土设计师充满自信,但是中国时装行业的从业者和西方同行有本质上的差别。在由泰晤士与赫德森出版公司(Thames & Hudson)发行的《时尚中国》一书中,伦敦时装策展人杰玛·威廉姆斯提出了一个观点,她认为西方的时装产业多半由设计者牵头,而中国则对制造环节非常重视。
这种行业现象导致的后果是,西方设计品牌更注重品牌文化,而中国品牌则擅长使用巨大的库存与产品数量抢占市场——看起来非常繁华,但是本质上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件。
缺乏品牌生态是当前中国时装品牌的短板。赵卉洲感慨说,意大利时装周发布的品牌新款几乎刚结束就会立即出现在米兰街头。“时尚”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只是形容词,但在米兰却是一个名词,而且是一个庞大产业链的核心,用国人更熟悉的词语来形容就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商业闭环”。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中国在奢侈品市场上相当重要,本土设计师也在发展,但是在西方具有知名度的中国设计师却寥寥无几的原因。成熟的品牌已经形成了市场效应,并不需要通过发展品牌文化来扩大影响度,而年轻的中国设计师虽然更有态度,但是缺乏资源导致了狭窄的发展空间。
赵卉洲把现在的中国设计师归类为“留洋派”与“东方派”,一边是极力追崇并模仿西方,一边是只做所谓东方元素。在她看来,打造“中国设计”有两个关键的因素,第一类设计师要明白自己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第二种设计师背后的产业链应该有整体的创新升级。只有中国自己的设计,才可以带动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
现在,赵卉洲尝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建立一个以服装为核心的周边时尚生态。为了像米兰时装周一样让产品从设计到发布、传播集中发力,她在深圳筹建了一个50000平方米的创意产业园,里面还包含了艺之卉时尚博物馆、一个可供举办各种发布会的秀场。而深圳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服装设计制造与出口基地,2014年,深圳服装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但是深圳在时装文化、创意上却远远比不上北京、上海的独立设计师。
在赵卉洲看来,一个优秀的中国设计师不仅仅要懂得国际艺术,更要懂得中国语言与国际语言的嫁接以及互通,其中品牌和灵魂至关重要,包括自有的文化和故事,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她不希望做一个小众的独立品牌,而是想不断寻找和消费者最贴近的对话方式——六七年前是在影视剧里植入,如今她更喜欢用视频和微电影进行传播,她可以很熟练地制作出一段发布会的弹幕视频。但凡能想到的领域她都想跨过去试试,让“中国设计”有更多机会。赵卉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作为中国本土设计师、设计品牌艺之卉的掌门人,她天天跑布料集市,在中国女装领域里打拼了17年。但对她来说,为2014年APEC峰会首脑夫人团进行服装设计,仍然是一场难度系数极高的比拼。
这届APEC峰会与会领导人的服装由几位服装设计师共同操刀完成,赵卉洲主要负责领导人夫人的与会服装。不同于给自己品牌的服装做设计,为领导人设计服装最主要的难题是全程见不到这21位参会的第一夫人,连尺码都只能靠看照片推测,做出既适合所有人还要有东道主特色的服饰并非易事。
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会服亮相后,习近平主席评价服装平易近人,贴近生活,串门也能穿。民间市场也表现出了兴趣——不到24小时,淘宝上已经有同款上线。赵卉洲回忆说,那段时间她非常紧张,因为这不仅是一个设计师搞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场历时一年的设计创作历程让赵卉洲感觉像打了一场硬仗:以设计师为排头兵,以包括布料、剪裁等整个服装产业链做支撑,最后才能拿出作品,这不是一个有好创意的设计师能独立完成的。
作为1970年代出生的中国学院派设计师,为第一夫人设计服装的过程让赵卉洲对自己的设计生涯重新审视:赵卉洲那一代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大多没有继续从事设计行业了,依然留在服装设计行业的,已经算得上行业翘楚,对整个产业非常熟悉且深度耕耘。但赵卉洲开始意识到,他们求学的年代很少有机会去那些时尚发源地深造,很少能放眼去看看外面。而如今一切产业都在向全球化迈进,服装行业不应固步自封。
APEC峰会结束后,赵卉洲决定去时尚之都米兰寻找中国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她逐渐把自己的独立品牌工作转交给丈夫,自己前往米兰理工大学学习时尚管理专业。
在米兰,最震撼她的是时装周。她感觉米兰打造时装周的维度非常丰富,比如国内人们可能只关注以品牌为核心的发布秀,但实际上还会有众多跨界的活动同期举行,如服装与艺术品相结合的展览、品牌订货、推广、社交活动等。
这些参展品牌和独立设计师会借着时装周的气候办自己的Showroom,为来自全球的时尚买手提供选择。品牌门店里则举办让消费者兴奋的时尚之夜,从VIP到普通客户都有不同形式和规模的互动设计,从发布到线下营销都是高度联动的。这一切能让T台上的风尚迅速变成米兰乃至意大利的重要收入。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年轻设计师们已经不再仅限于设计服装,他们对于文化、生活甚至政治的表达正在将设计领域的维度拉大。
而尽管中国人对本土设计师充满自信,但是中国时装行业的从业者和西方同行有本质上的差别。在由泰晤士与赫德森出版公司(Thames & Hudson)发行的《时尚中国》一书中,伦敦时装策展人杰玛·威廉姆斯提出了一个观点,她认为西方的时装产业多半由设计者牵头,而中国则对制造环节非常重视。
这种行业现象导致的后果是,西方设计品牌更注重品牌文化,而中国品牌则擅长使用巨大的库存与产品数量抢占市场——看起来非常繁华,但是本质上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件。
缺乏品牌生态是当前中国时装品牌的短板。赵卉洲感慨说,意大利时装周发布的品牌新款几乎刚结束就会立即出现在米兰街头。“时尚”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只是形容词,但在米兰却是一个名词,而且是一个庞大产业链的核心,用国人更熟悉的词语来形容就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商业闭环”。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中国在奢侈品市场上相当重要,本土设计师也在发展,但是在西方具有知名度的中国设计师却寥寥无几的原因。成熟的品牌已经形成了市场效应,并不需要通过发展品牌文化来扩大影响度,而年轻的中国设计师虽然更有态度,但是缺乏资源导致了狭窄的发展空间。
赵卉洲把现在的中国设计师归类为“留洋派”与“东方派”,一边是极力追崇并模仿西方,一边是只做所谓东方元素。在她看来,打造“中国设计”有两个关键的因素,第一类设计师要明白自己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第二种设计师背后的产业链应该有整体的创新升级。只有中国自己的设计,才可以带动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
现在,赵卉洲尝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建立一个以服装为核心的周边时尚生态。为了像米兰时装周一样让产品从设计到发布、传播集中发力,她在深圳筹建了一个50000平方米的创意产业园,里面还包含了艺之卉时尚博物馆、一个可供举办各种发布会的秀场。而深圳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服装设计制造与出口基地,2014年,深圳服装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但是深圳在时装文化、创意上却远远比不上北京、上海的独立设计师。
在赵卉洲看来,一个优秀的中国设计师不仅仅要懂得国际艺术,更要懂得中国语言与国际语言的嫁接以及互通,其中品牌和灵魂至关重要,包括自有的文化和故事,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她不希望做一个小众的独立品牌,而是想不断寻找和消费者最贴近的对话方式——六七年前是在影视剧里植入,如今她更喜欢用视频和微电影进行传播,她可以很熟练地制作出一段发布会的弹幕视频。但凡能想到的领域她都想跨过去试试,让“中国设计”有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