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才女财女 办杂志一年时间收回成本

2015年03月17日 11:04  《钱生钱》  收藏本文     
徐静蕾:才女财女 办杂志一年时间收回成本 徐静蕾:才女财女 办杂志一年时间收回成本

  无论从哪个维度看,徐静蕾都可算作是一名极富才气的绝妙女子,要搁旧社会,那绝对可归为“花魁”一类,还是带面纱的那种,琴棋书画,轻抚乱人心,绝对的“只可远观不可亵渎”!

  当然,上述玩笑话仅是我对“老徐”才情四溢的一种朴素表达,她会导戏,能唱歌,演戏也不赖,随便在博客上抒发抒发心情,也能换来上亿的点击量。而在自己的“爱好”——写字上,她更是成就满满。甚至连方正也特意找她做了一套“方正徐静蕾简体”字库,即便是付费使用,其下载量也远超其他前辈……总之,徐静蕾“才女”称号当之无愧。也许有人会因此问另一个问题:这徐静蕾“将才变财”的能力到底怎么样?毕竟现实如刀,娱乐圈爱钱尤甚。即便你才情冲天,换不来面包,照样会饿死在娱乐圈,令人扼腕……

  呵呵!你能发此疑问,我猜你最近肯定已经感受到“21三体”的前兆了,远的不说,咱就说前不久由徐静蕾导演的新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电影的首映式非常火爆,据了解,这部电影与阿里娱乐宝合作,8天时间预售票房1,230万元,成为最快打破娱乐宝预售记录的影片。“未上映,被期待”,这大概就是徐静蕾“才财”双全的最佳佐证吧!

  或许直到现在,大家心里还存留一个错觉——就是“知识分子”导戏,那必然是想做某种电影语言式的叙述感慨,意在“拔高人类整体精神境界”,至于赚钱这种事,那基本与此无关。呵呵,我建议你不妨看一下徐静蕾的光辉导演“敛财史”,再来聒噪个够!2003年开始,徐静蕾首次涉足导演职业,并且注册成立了鲜花盛开影业有限公司,拍了电影《我和爸爸》,润物细无声般的“残酷”剧情,助力这部影片获得4个奖项。在之后的2005年与2006年,徐静蕾又分别拍摄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与《梦想照进现实》。其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制作费高达2,000万人民币。2010年,徐静蕾自导自演的第四部影片《杜拉拉升职记》在中国大陆票房突破一亿,成为大陆首个票房破亿的女导演,跨入了“亿元导演俱乐部”行列。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对于高人来说,敛财就该这般高冷任性,你看徐静蕾即便就是没事儿更新更新博客心情,也照样能换来大把收益。2005年10月,徐静蕾开始在伊秀写博客,2个月之后,她的博客日最高访问量达到60万人次。之后,她以“博客女王”的身份出书,并且接受大量采访。2006年年初,正值企业投放广告的季节,AMD和长虹[微博]等广告客户找徐静蕾合作投放广告。徐静蕾曾在博客中公开承认了自己写博客是为了利益,也确实得到了实现。这账面上的收益咱先暂且不论,更新博客同样为她省去了大量的电影宣传费用。据报道,2006年2月,徐静蕾开始筹备《梦想照进现实》的公映,4个月期间,几乎所有的过程都在博客上呈现出来,最后仅凭借百合网、松下高清等几个广告的赞助就收回了500万元的投资成本。2007年7月13日,徐静蕾的博客点击率突破一亿大关。此时,媒体称徐静蕾的收入已赶超章子怡。据互联网专业人士的计算,徐静蕾的“人气资产”有近1/3都是用博客“挣”来的。

  除了传统电影敛财,徐静蕾还涉足传媒业。2007年4月,由她主编的电子杂志《开啦》推出,加上王朔和韩寒两位知名作家的推荐支持,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杂志从第3期开始,几乎每期下载量都在300万以上,加上在线阅读的人群,每期总阅读人数在千万左右。据悉,老徐收回成本仅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怎么样,霸道不?现在,你觉得对她“色老年衰,才情已化东流水,唯有露肉换面包”的担心是多余的了吗?

  徐静蕾,你跟黄立行到底多会儿结婚?(文/巨兔 图/网络供图)

文章关键词: 投资理财外汇股票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云南副书记仇和被查 曾长期任职江苏
  • 体育NBA韦德32分热火胜骑士 勇士晋级季后赛
  • 娱乐文体恋花名单新一对:沈星谢晖情史大揭秘
  • 财经中石油党组塌陷过半 9名成员中5人落马
  • 科技欺骗的艺术:苹果公司保密史大起底
  • 博客9个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的对话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恋爱经费:女生吐槽比单身还心酸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钮文新:铲除经济机制陷阱是当务之急
  • 齐俊杰:逆周期下的P2P天雷滚滚
  • 谢逸枫:地方债务自发自还好比印钱
  • 叶檀:A股上升中的震荡让好多人挨打
  • 管清友:货币宽松还需加码
  • 张五常:思想教育不要教相信
  • 明天的天:住房是刚需 房价就得涨?
  • 易宪容:经济减速为何不能阻挡股市涨
  • 张明:美元指数近期上升空间有限
  • 徐斌: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下个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