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联讯麒麟堂  

  本文根据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在首届中国债券交易员(北京)峰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今天我主要讲讲对2018年宏观经济与债券市场的一个展望,并分享一下我与银行,包括大行与中小银行交流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个人觉得,今年利率债最大的矛盾是没有配置盘。大家可以看两个指标,一个是十年期口行债与十年期国开债的利差,另一个是七年期国债与十年期国债的利差。这两个利差在今年下半年都是偏高的,尤其是七年期国债与十年期国债的利差,有时候甚至出现了倒挂,和我们传统理论上说的“债券期限越长,利率越高”是相反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市场结构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做交易,一般是以十年期国开与十年期国债为主,因为发行量大、流动性好,买了之后可以赶快脱手。而十年期口行债跟七年期国债缺乏流动性,交易价值低,很少有机构愿意拿这些做交易,所以都是以配置为主。

  现在这两个利差处于高位说明,现在十年期国债有资金参与,七年期国债与十年期口行债没有资金参与。也就是说,配置盘很少,而交易盘很盛。但交易盘和配置盘两类资金买卖债券的方式和行为是完全不一样的,对市场的影响也不一样。

  第一是交易盘它非常脆弱。配置盘买一个债被套了就趴账上不动,或者转为持有到期,不会对市场造成太严重的抛压。但是交易盘跌5个BP,10个BP就不一样了,它要止损,就会抛掉,带来调整压力。

  第二是配置盘的资金会跟着经济基本面走。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信贷需求出现了疲弱的情况,那么银行可能就会选择去配债,买一个中长期的利率债。信贷的强弱和配置盘的强弱关系很紧密,而信贷走势事实上又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所以配置盘的强弱其实就是看实体融资需求的强弱。

  但是交易盘不一样,它不跟着实际的经济基本面走,而是跟着基本面的预期走。比如说交易员觉得经济超预期的好,那么他可能就抛了,如果他觉得差就买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驱动交易盘的是情绪和预期。

  那这样,我们就要想想了,为什么市场上会没有配置盘?我个人感觉有四个原因。

  第一个是信贷比想象中的好。从去年开始,大家觉得今年经济会比较差,但实际上,今年的经济韧性超过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期,表现在数据上是企业的中长期贷款非常好。银行可能把本来可以用于配债的钱转为信贷,因为信贷能够留住客户,增加存款。而银行自己恰恰又很缺存款,大家可以看各家上市银行的季报里面披露的存款规模,有些银行三季度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所以,银行配信贷资产的动力是很强的,这对配置债券形成了挤压。

  第二个是地方债供给比较多。今年地方债预估能发4.5万亿,2016年是6万亿,2015年是3.75万亿。虽然看起来比2016年要少,但是要注意流动性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016年的流动性非常好,是债券市场的大牛市,当时都把地方债搞成了交易品种了。

  但是今年流动性整体来说偏紧,可能一部分原本拿来配债的表内资金就会配置地方债,而没有办法配置传统的品种。4.5万亿地方债供给对银行的影响要比想象中的大。

  第三个是存款脱媒。我们可以看三个月的理财收益率和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的差,它反映出了市场化利率跟官方基准利率的差值。当利差高的时候,存款增速是不断走低的。

  今年因为金融去杠杆、实体复苏等多方面的原因,市场利率水涨船高,和定期利率的差值越来越大,结果就是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存款分流,开始往高收益的产品跑,比如说银行理财、券商集合、信托还有货币基金等资管产品。

  这些产品有些是买了债券资产,变成了债券市场的交易盘。有些买了同业存单,钱就流回银行了,但这个钱比起之前居民、企业存款要贵的多,也不稳定。

  第四个是今年货币环境整体是偏紧的。大部分时候,公开市场操作都是以短期为主,银行配置长端资产的动力不强。比如说,央行放个7天的钱,我拿去配一个7年期的国债,那7天后央行要收回钱,我这个长期限的资产就得去找额外的负债去续着,那么负债端就会有额外的压力。

  上面这几个因素结合起来,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表内的配置力量被不断削弱,钱很多转去了表外资管,变成了高成本的负债。

  过去如果是表内资金,银行想维持200BP的利差,配置票息3.5%的债就行了,国开债基本上是绰绰有余的。但是现在表内资金转去表外后,负债成本变的很高,相应资产端要的收益就会拔高。

  例如现在新增同业理财,要求的收益率在5.5%-6%左右。如果理财管理人除了管理费外,还想要超额收益,比如说要100BP,那么他就必须要拿一个票息是7%的债,才有可能实现。

  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只是少数。只靠拿着吃票息就实现盈利目的的概率是很小的,因为口味再重,7%票息的债也不敢随便拿。所以最后还是得考虑用一部分资本利得去补,通过低买高卖,通过做交易来增厚收益。这种情况才是今年市场上比较普遍的情况。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城商行在市场上表现很活跃,主动去参与市场交易。而且在做交易的时候,为了进一步做高收益,往往还会采取加杠杆的手段去做。所以今年你会发现过去一些传统出钱的机构,今年反而成为了借钱的人,资金融出方变成了资金融入方。现在市场上除了大行或者国开,其他基本都是要钱的,资金面比以前变的更紧或者说更不稳定了。

  当然,如果说只是由于配置盘变成交易盘,最近两个月市场就会发生这么大幅度的调整似乎让人很难信服。毕竟只是风格发生了变化,过去稳健一点,现在激进一点,最终结果也就是市场波动加剧而已。

  我觉得这背后除了市场的配置风格发生变化以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调仓效应,尤其是下半年10月份之后非常明显。我们和各个中小行交流的时候,发现有很多的领导都会要求投资经理把浮亏兑现,买票息更高的品种。所以在10月份市场开始下跌后,很多机构抛掉了过去买的利率债,把低票息的品种卖掉,去买票息更高的品种。所以在10月份的时候,债券市场虽然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但是信用利差是收窄的。

  第二个是流动性冲击。11月份之后,尤其是最近,整个债券市场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流动性风险。

  今年整体来说有两轮流动性风险。第一轮是在二季度,防止同业套利,同业负债紧张,资金续不上,机构不得不卖掉高流动性的利率债。这时候跟资金面和基本面的关系不大,投资经理根本不会考虑5月份的金融数据会不会好,想的只是如何应对流动性风险。

  第二轮就是最近这一个月左右,原因是按要求必须按照公允价值原则估值,走净值化道路。之前发的产品是预期收益型,配的资产期限比较长,有些还支持了产业基金,包括非标项目。但整改期只给了一年半,离资产到期还有很长的时间。如果原来的产品到期了,要再发一个净值型的产品,那么可能就会出现募集不满的情况,有些机构为了应对,可能就提前把流动性好的资产抛了来增加备付。这种情况下,不仅利率债有压力,股票市场同样与压力。所以最近我们看到出现了股债双熊的情况,就是因为这是全局的流动性问题。

  总结来看的话,今年债券市场为什么出现这么大幅度的下跌,有三个原因:第一,配置盘变成了交易盘;第二就是调仓效应;第三,由于流动性冲击。

  未来会怎么样呢?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回顾过去,其实就是为了找主要矛盾,未来会怎么样,就要看这个矛盾是会激化还会削弱。总的来说,明年可能最大的变化就是表内资金的状况比今年好,明年的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比今年差一些,配置盘力量有所增强。

  明年地方债置换的压力并不小,大概还需要置换3.5万亿左右,新增地方债如果和今年一样,那么明年地方债的供给可能就在5万亿左右。而且值得关注的是,政府给定的最终期限是明年8月份之前,一季度一般来说不会去置换债,所以二季度的置换压力会非常大。这会对表内资金产生比较大冲击。

  增长方面,关键还是要看房地产。清华大学一位教授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依靠土地抵押融资,修建基础设施等带动土地升值,收益差值是能够进行大规模基建的核心因素。在这个模式中,房价是非常关键的变量,也是决定土地抵押融资模式能否持续的最主要因素。

  房地产未来趋势如何,要看地方政府的意愿。过去地方官员考核以GDP为主,地方投资基建的动力很强。2014年之后随着增长模式的转变,更加重视环保与质量,之前依靠土地抵押融资的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长期的逻辑,对明年的地产也会有影响。

  目前来看,高利率已经对地产销售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银行现在存款流失,负债来源不稳定,配置超长期房贷的意愿没有以前那么强了。另一方面,银行自己的负债成本上升得很快,3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已经超过5%,比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都要高,银行不愿意去做30年的按揭。现在银行一般都会上浮房贷利率,但对于买房的人来说,这个上浮比例是永久的,算下来对所支付利息的影响很大,这对购房需求有所冲击。

  今年房地产投资比大家预期的要强得多。一是有棚改的支撑,最近三年每年有600万套,这是非常大的量。二是地产库存去化得很快,住建部要求各地根据库存情况动态供应土地,不少一二线城市都加大了土地供应,土地购置费用支撑了总的地产投资。三是房企在整合,小企业把地卖给了大的房地产公司,而大的房企财务能力更强,对房地产销售的变动没有以前那么敏感了。这几个因素都延长了销售拐点到投资拐点之间的时滞。

  但展望明年,有几个因素会对地产投资产生拖累。首先是高利率与金融监管加强,开发商融资的成本和难度都上升,加之明年上半年房企的公司债到期高峰,会制约房地产的资金来源,而房企是典型的重资金投入行业。其次是明年棚改目标是500万套,比今年少了100万套,棚改对地产销售和投资的支撑都在弱化。最后是今年9月、10月的地产销售当月同比都是负增长的,销售低迷会继续向投资传导。

  租赁房可以提供一些边际上的支撑,但50万套的开工量,不到全国新开工面积的2%,改变不了地产投资增速下行的趋势。

  明年的消费也有些下行压力。今年经济超预期,呈现出特别明显的二八分化,很多中小企业主,并没有觉得自己的业绩有很大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收入增长对消费的推动力是有限的。

  今年的社消增速能够保持平稳,有两大核心支撑:

  一是资产价格上涨后的财富效应。这个在各类高端消费中体现的非常明显,比如说白酒里面,茅台卖得比中低端的白酒要好很多。而如果是收入增长驱动的话,其它品牌的白酒销售也应该表现不错。

  二是消费贷。今年居民部门的短期贷款增加得很快,除了一部分违规进入楼市外,还有一部分买车、买耐用品,对整个的消费有推动作用。银行也有动力去做消费贷,因为负债成本太高了,企业扛不住,而今年债券市场表现也不好,相比之下银行做期限短、利率高的消费贷动力更强。

  地产调控中,对于消费贷的政策开始收紧,防止消费贷变成首付贷。关于互联网金融消费的监管也在加强。

  因此,个人认为明年的消费动力也不会太强。

  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在减弱。很多时候,我认为中国的外需最终取决于中国的内需,因为中国是带动全球增长的引擎。

  2008年金融危机前,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欧美国家是消费国,中国是生产国,他们加杠杆来消费我们的产品,所以中国的出口很强。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去杠杆,减少了消费和投资支出,而且将收入用来还钱以修复资产负债表。而中国在加杠杆,推出了四万亿投资计划,成为拉动全球增长的引擎。

  我们可以从微观数据上可以看出这一点。2010年一季度,中国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不久,大众汽车财报显示当季有7亿欧元的盈利,其中有3亿欧元由中国市场贡献。丰田和本田的财报也是如此,显示超过1/3的利润来自于中国。

  在宏观层面上也可以找到证据。一是中国螺纹钢价格和新兴市场的股价指数非常正相关,二是中国房地产销售增速领先全球PMI。

  所以,中国的出口实际上是自我循环的。中国经济好了,进口需求增加,比如今年消费不错,买了很多奢侈品,那么外国企业随着库存去化,又会补库存和扩大投资,增加了对中国原材料的需求。

  中国的内需反而创造了中国的外需,如果明年中国的内需回落,那么对我们的出口推动也是有限的。

  国内成本的快速上涨,也削弱了中国出口的竞争力。一个是租金、人力这些不可贸易品价格的上涨,对可贸易品成本的推动非常明显。另一个是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最典型的是螺纹钢。由于生产标准比欧美国家低,过去中国市场螺纹钢要比欧美市场的价格低50-100美元/吨,依靠价格优势竞争市场。但今年开始,中国市场螺纹钢价格与欧美市场出现了倒挂,在这种情形下,竞争优势从何而来?

  这一轮贸易复苏中,中国的出口增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贸易复苏对越南和韩国的影响明显好于中国,这两个国家的出口增速都高达30%。一个是产业比我们先进的发达经济体,一个是新兴市场。中国出口与它们出口的分化,除了全球产业链重构外,也与国内成本过快上涨有关。

  制造业投资会不会企稳,市场上有很多讨论。这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制造业投资增速与十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相关性很强。

  从制造业内部看,今年呈现利润改善与投资需求错位的现象。PPI同比上涨快的,集中在上游,比如钢铁、煤炭和有色等。但投资增速较高的,都集中在下游。而在终端需求不强的背景下,上游价格上涨,以挤压中游和下游行业利润为代价。上游利润好,但受制于政策扩产能有限。中下游行业投资需求强,但利润改善幅度有限。

  行业间利润与投资的错位,也解释了为何制造业投资名义增速低迷而实际增速持续放缓。剔除掉价格因素,三季度制造业实际投资增速为负。

  制造业企业扩大产能投资,有以下几个必要条件。第一,产品有需求,而且生产能赚到钱。过去增长主要靠基建、地产这些传统动力推动,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需求来源。第二,对未来有好的预期。投资新产能到最终生产,需要一个周期,只有企业预期建成投产后依然有强的需求,才有可能去投资。第三,融资成本相对于产品价格更低,以3年期AA+中票减PPI同比衡量的实际利率,逆序领先于制造业投资增速半年左右。

  但展望明年,上述几个条件都不具备。一是终端需求中,包括出口、消费、地产、基建,都有向下的趋势。二是在短期需求不强的情况下,中长期预期更难乐观。三是明年PPI同比由于基数的原因而中枢下移,而信用债收益率有走阔的压力,实际利率大概率会上升,也会抑制制造业投资。

  现在市场对是否加息也讨论得较多。如果加息的话,不光影响增量,也会影响存量债务,因为过去的融资成本需要重估。

  目前来看,即使是没有加息,现有的融资成本上升幅度对存量债务的影响也比较大了。根据目前企业部门各种融资工具的成本测算,新增企业债务中有相当比例是用于支付过去所举借债务的利息的。对于新增债务,收益率上升后,自然需要支付更多的财务支出。

  明年核心落脚点还是在表内融资需求,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收缩。如果实体融资需求真的出现收缩,相信政策也会有所松动,但是这个周期会比较长,而不是很快就会发生。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下我对明年政策的展望。关于金融业的监管,从宏观层面看,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超过了日本,也超过了美国这种传统的金融大国。在这种背景下,决策层并不希望金融业过快发展。从行业内部看,由于资本占用少、监管约束少,从表内做到表外进行监管套利,这也是持续严监管的原因。

  但除了这些外,我觉得还有更为重要的两点。一是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太高,这样金融机构资产端就面临很大配置压力,必然会采取激进的投资方式去博得收益。因此,现在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先把负债成本降下来,否则高负债成本驱动导致金融机构的投资策略激进。当然现在这个阶段负债成本还是往上走的,中长期的目标肯定需要成本降下来。

  二是刚性兑付。刚刚说到的高负债成本,如果不用刚性兑付,做不到收益就算了,问题是要刚性兑付,增加了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后续最重要的就是要打破刚性兑付,公允价值计量的产品户,未来放松的空间非常小,今年的严监管会持续,体现在产品上就是不能用摊余成本法了。

  如果考虑到监管的核心诉求,对刚性兑付这块也不会出现让步,这是我个人的感觉,不代表所在机构的观点。而不能刚兑,这会导致未来整个金融机构的生态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明年金融机构资产端的压力很大。银行表内融资需求是收缩的,消费、投资、出口、制造业相比于今年可能都不会太给力,表内信贷以及非标等投放的压力会比较大。但与此同时,经济比想象的要更有韧性,即使是出现一定下行压力,货币政策、监管政策也难以松动。

  这样的结果就是,明年可能会出现资产荒与负债荒并存的局面,这会让一些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行非常难受。因为从我个人对中小银行的调研看,虽然贷款投向正变得多元化,但大多数中小银行资产端的核心还是当地城投的贷款与债券。地方债务严监管之下,中小银行资产端投放的压力也会比较大。同时监管和货币政策短期来看还是偏紧的趋势,不会出现让步和退出,对这些银行而言负债成本高也是很难受的。

  明年的收益率曲线可能会继续平坦化,而业务也不好开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呢?个人觉得最核心的一点是,想办法寻找长期稳定的负债,有两个渠道供参考。

  一是深耕基层。农商行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它们的网点是以农村为主,大行进驻比较少,没有什么竞争压力。要深挖基层拿到核心负债,现在基层其实很有钱,一方面是扶贫,另外一方面是棚改,关键是要有合理的销售手段。

  二是要借助科技的力量,业务互联网化。现在新增网点的压力太大了,租金贵、人力贵,而且新增网点也不一定有很好的收益。但是通过互联网,产品跟科技融合,这个压力会小很多。因为现在大家手上的钱相对活期的,如果有一个产品出现在支付宝上我还是愿意买,这块还是有空间的。

  资产端要提高定价能力。过去拿成本5.5%的资金,投收益率为6%的同业理财,不管哪家发的,因为刚性兑付,都能赚到钱。这个过程不用学习,对业务人员来说也没有很大成长。但如果未来新发产品必须要打破刚性兑付,必须按净值法,上面这个做法就不行了。

  所以未来资产端的业务也要有所创新。一方面就是招兵买马,银行的激励机制跟体制要创新。另一方面对现有员工加大培训力度,人才储备是未来最重要的生存与竞争基础。

责任编辑:牛鹏飞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