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12日18:42 华尔街见闻

  去年以来,信用风险深入债市腹地,信用风险爆发路径已从民企行至央企。昨天,中铁物资成为首个债券申请暂停交易央企公司,其168亿债务融资工具集体暂停交易。据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截至12日11:30,4月份中国企业至少有共计178亿的18只债券取消发行。

  因市场波动加大,万得资讯报道称,这18只取消发行的债券品种涵盖中票、短融、超短融。另据彭博社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就有62家企业取消448亿元的债券发行计划,规模相当于去年同期的3倍。

  过去似有“不败金身”的央企,近期却一再成为债券违约事件的主角。民生固收称,在行业普遍下行背景下,已经不可再迷信地方国企和国开行主承的信仰。

  华尔街见闻昨日提及,上清所4月6日公告称,截至当日,仍未收到中煤华昱应付的短融付息兑付资金。央企中煤华昱第一大股东为中煤集团,持股比例49.46%;而中煤集团是全国第二大煤炭生产企业。

  在央企债券违约的同时,地方国企的违约事件也在不断暴露。3月,东北特钢也曝出连环违约事件,成为地方国企公募债违约首例。

  《证券时报》3月初报道称,上交所召集30多家券商债券负责人开会。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债券市场进入违约多发期,违约案例已逐步从私募向公募债、从低评级向较高评级债扩展。此外公司债存量结构不合理,AA及以下评级债占比过高,交易所债市不能搞成垃圾债市场,要重点营销央企。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称,国企的造血能力显著差于民企,而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才是才是持久偿债能力的关键。考虑到期国资背景以及短期债务承压,未来处置路径或是进行债转股等债务重组。

  近期,债转股成为市场焦点。从3月中旬开始,高层就频繁提到要通过市场化债转股来降低企业杠杆率。业内人士认为,债转股或更多针对煤炭和钢铁行业,尤其是国有煤炭和钢铁企业。通过债转股,可大幅改善煤企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财务费用,有效助力企业摆脱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据万得资讯,首家出现债务违约的钢铁央企——中钢集团的债务重组方案已经上报待批,方案中就包含了债转股。

责任编辑:杨雪 SF114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