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6日13:01 界面

  海通姜超:金融监管是双刃剑 债市已处于黎明前的黑暗

  界面新闻

广西桂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广西桂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0月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出现惨烈的下跌,相比9月末,10年期国债利率从3.61%升至3.94%。债市何时能够见底?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认为,随着实体经济去杠杆,2018年社会融资增速有望显著下滑,银行资金将无处可去,最终将重回债市。

  姜超在研究报告中说,每一次金融监管的加强都意味着去杠杆的开始,这对于债市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去杠杆的环境下银行资金成本上升,导致债市调整的压力。另一方面,债市真正的天敌是经济加杠杆,比如说2012年、2013年的政府非标加杠杆,意味着银行资金可以去配置收益率更高的非标产品,挤压了债市投资资金。而本轮的居民加杠杆,意味着银行资金大量配置了居民贷款,从而挤压了债市投资资金。

  回首2014年,随着去杠杆开始,社会融资增速从20%降到了2015年最低的13%,这也是过去一轮波澜壮阔债券牛市的根基。而随着2017年下半年以来贷款利率的大幅上行,10月以来居民贷款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萎缩。另一方面,近期政府开始严格监管央企PPP融资,而央行资管新规也会约束各种非标融资需求,而且2018年政府债务置换也即将到期,这意味着社会及政府融资需求有望显著回落,也就是进入去实体经济杠杆的第二步。

  “我们可以把去杠杆分作两步,第一步是去金融市场的杠杆,会导致金融市场利率上升。第二步是去实体经济的杠杆,这时会出现社会融资需求的回落,而这时银行的资金将无处可去,最终将重回债市,而债市也有望迎来转机。”姜超说,“我们预测2018年的社融增速有望显著下滑,银行资金将再度面临无处可去的窘境,而当前的债市绝对是黎明前的黑暗。”

  从库存周期看,过去中国的利率高点大约每隔3年出现一次,此前的4次分别出现在2005、2008、2011、2014年,分别对应着库存周期的高点附近,本轮库存周期的高点已经在2017年中期出现,因而2017年大概率是本轮利率周期的最高点。

  此外,对于大家担心的美国加息制约中国债市,姜超表示,市场存在过虑。他说,过去10年,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大约在120个基点,现在应该缩窄,理由是中美利差120个基点并非常态,过去10年美国货币超级宽松,而在2010年以前的10年,在美国正常的利率环境中,中美利差甚至是倒挂-50个基点。

  “最本质的原因在于,美国的GDP增速虽低,但是企业的利润率并不低,而中国的GDP增速虽高,但企业的利润率并不高。因此,随着美国利率的正常化,我们认为中美利差趋于缩窄,美国加息不是中国债市的制约。”姜超说。

责任编辑:张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