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降息概率大过降准 央行定向调控思路不变

2014年12月19日 10:3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微博 收藏本文     

  时至年末,降准预期再度升温。那么,本年度以来一直以“新常态”、“稳健货币政策”、“定向刺激”为方针的央行[微博],是否会在最后一个月全面投放货币呢?我们认为,降息与MLF等新型工具双管齐下以代替全面降准的可能性更大。原因如下:

  第一,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央行偏好更具主动性、灵活性的创新型工具,例如SLF、MLF和PSL。这些新型货币工具不但具有定向功能,而且有期限到期的自动回笼功能。央行在9月通过MLF投放的为期三个月的5000亿元基础货币将在年底到期,在流动性偏紧,降准压力空前的情况下,央行无疑会选择续作MLF,甚至考虑扩充MLF规模,为市场补充流动性。

  第二,央行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央行下半年以来重启了14日正回购,并在9月18日、10月14日和11月25日分别下调操作利率20bp、10bp和20bp。此举旨在引导长端利率下行,且略有成效。如果说公开市场操作只是隔靴搔痒,那么更为重磅的炸弹来自于央行时隔两年后首度非对称降息,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

  第三,全面宽松不符合今年央行行事风格。一是,在新常态背景下,新一届政府强调“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精准发力,定向调控”,在货币政策上对全面降准等传统工具“投鼠忌器”;二是,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传统部门预算软约束未实质硬化的背景下,全面降准可能不仅难有实效,反而可能加剧毒瘤;三是,虽然资金面在12月面临年末、新股申购双重大考,但央行应该并不愿意在最后一个月打破贯彻全年的“新常态”思想。

  综上所述,预计央行会继续坚持定向调控的思路,但可能会在年末加强力度,采用全面降息与MLF双管齐下的方式达到降准降息的目的。而SLF和MLF将成为央行惯用的手段,为市场提供短期到中期所需的流动性。(南华期货 徐玥)

文章关键词: 货币政策降息降准央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呼格吉勒图重审获判无罪
  • 体育小牛交易得隆多 曝枪手2600万购巴萨飞翼
  • 娱乐谢霆锋否认与王菲结婚传闻:无聊的事不说
  • 财经中俄货币互换中国亏了吗:没有汇率风险
  • 科技中移动今将推融合通信反击微信
  • 博客李银河: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90后老师酷似周慧敏 网友跪求要复读
  • 朱大鸣:计划生育引发四大社会风险
  • 杨红旭:房地产白银时代持续至2025年
  • 牛刀:降准与抛空美元的两难
  • 易宪容:全民炒股的狂热开始风起云涌
  • 许一力:卢布暴跌的背后逻辑
  • 叶檀:俄罗斯危机与98年有何不同
  • 水皮:美用移民偷人 中国用股市偷钱
  • 慕容小散:徐翔来了 巴菲特走了?
  • 冉学东:卢布暴跌对人民币战略启示
  • 洪榕:呼吁重新认识A股的一封公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