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食品再发20亿中期票据 发债速度不断加快

2013年05月21日 0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周松清 上海报道

  身为光明乳业(600597.SH)的大股东,光明食品集团最近似乎很“差钱”。

  本报记者获悉,光明食品集团将在5月22日发行其2013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此次中期票据规模为20亿,期限为3年期,最后的利率尚未决定。

  而就在5月14日,光明食品集团才在伦敦发行其5亿美元(约30.69亿元人民币)的美元债券。

  不仅如此,5月15日光明食品集团还发行了其2013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总金额在20亿元,融资券期限为365天,最后确定票面利率为4.06%。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面,光明食品集团就已连续发债融资达到70.69亿,光明食品集团为何如此“差钱”?不断发债的背后又是什么?

  光明食品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军对此告诉记者:“这算不得什么,光明食品集团其实是正在进一步进入资本市场,更好的利用资本市场的资金为自己的发展做服务,现在的发债也全都是为了集团需要。我们之后也会保持现在的发债水平与速度。”

  发债速度不断加快

  5月14日,光明食品集团公告称,光明食品香港公司于伦敦时间5月13日,在伦敦完成美元债券定价,债券发行共募集资金5亿美元,最后利率为3.123%。

  而与此同时,光明食品集团也于5月15日在国内发行20亿元的短融券,在5月22日还会发行其2013年第二期20亿元的3年期中期票据。

  潘建军对此表示:“在国外发行美元债券是经过较长时间考虑的,新加坡、香港、伦敦的多地路演,各大机构对我们都十分踊跃,发行过程十分顺利,利率其实也十分理想,比我们预期还低了一点。我们也是上海国企第一家海外发债的,可以说带了个好头。”

  据悉,此次发债共获得市场认购超过30亿美元,发行价格在初始定价的基础上下浮20个基点,最终定价为3.123%。债券吸引了191家投资者的参与,亚洲占82%,欧洲占18%。

  投资者类型分布中,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占50%,银行占26%,保险占15%,私人银行占9%。此次发行美元债券是为了置换光明食品集团收购维多麦的并购贷款。

  2012年底,光明食品对英国维多麦食品公司的收购正式完成交割,该项目交易对价近7亿英镑(约合70亿元人民币),包括购买60%的股权和承担部分债务。

  而对于国内债券市场,潘建军表示:“并没有刻意加速发行债券,是按照计划来执行的。我们的债券发行是由集团财务部与资金决算中心共同商议并提议,进而提交董事会决议,通过之后才会施行。”

  不过,数据却显示光明食品集团正在不断加速其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步伐。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光明食品集团发行过一期365天40亿短融券和3年期20亿中期票据,利率分别为2.1%和5.24%。2010年,光明食品集团发行一期180天40亿短融券、一期365天40亿短融券和3年期10亿中期票据,利率分别为2.55%、3.47%和5.15%

  而到了2011年,光明食品集团发行366天10亿短融券和183天20亿短融券,利率5.89%和5.72%。去年,光明食品集团发行一期365天20亿短融券、一期365天10亿短融券和两期三年期20亿中期票据,利率分别是3.99%、4.71%和5.26%、5.23%。

  2013年1月份,光明食品集团已经发行其2013年第一期20亿3年期中期票据,利率为5.19%。

  不难看出,光明食品集团发债速度和规模正在不断加速上升,而与此同时,也可以看出其票面利率总体上也在不断上升,聚集的财务风险正在加大。

  潘建军也坦承:“我们现在的财务压力是增加了,不过你也要同时看到,我们的企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财务压力的增加也是正常的,而且这样的财务压力能够让我们有更充足的资金运作项目,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他也表示财务风险会通过一些已经并购的企业进行消除:“我们过去两年都在不断的加强各种并购,与此同时,我们也在考虑,这些并购的企业在选择恰当的时机进入资本市场赢得利润。这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评级结果迥异

  不过,对于财务风险的疑虑,作为光明食品集团评级机构的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公司则并不以为然。

  在对光明食品集团2013年第一期短融券的评级中,新世纪将光明食品集团的评级调升到AAA级,此前从2008年开始其评级一直为AA+。

  新世纪对此表示:“国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光明的多元化发展也具备更加抗风险的能力,公司现在强大的融资能力都是将评级上调的原因。”

  而记者却发现,在5月6日,标准普尔却只是维持了对光明食品集团BBB-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展望稳定。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邱欣莹指出:“标普相信,光明较高的债务余额以及利润率复苏的不确定性将至少在未来十二个月内继续压制盈利能力,未来两年内财务风险将加剧且财务杠杆继续保持高位。”

  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作出不同评级的新世纪,其实是与标普有着相关的技术合作背景。

  早在2008年8月6日,标普就宣布与上海新世纪签署技术服务协议,双方将在培训、联合研究项目以及分享信用评级技术等领域进行合作。

  去年4月16日,上海新世纪更是与标普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然而,联系密切的两家评级公司,为何作出的评级结果却迥异?

  “之前我们同标普、惠誉、穆迪都交流过,他们对我们是保持稳定的评级,没有下调,是向好的方向展望的。”潘建军对此表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朝鲜扣押中国渔船8次催逼要钱
  • 体育英超弗爵告别曼联5-5 阿森纳进欧冠 视频
  • 娱乐曝王宝强婚恋细节 婚前同居有一儿一女
  • 财经2012年白酒业暴利茅台毛利率超9成
  • 科技日本移动互联巨变:iPhone入侵浴火重生
  • 博客李连杰谈壹基金:我象抱着一个炸弹
  • 读书公车车祸引出的贪腐大案:中堂
  • 教育85后教授:学霸也可是高富帅(图)
  • 育儿多地妈妈当街哺乳“快闪”宣传母乳喂养
  • 水皮:黄金的下跌之路才刚刚开始
  • 杨涛:面对热钱我们应该警惕什么
  • 张庭宾:人民币升值逼死中国制造
  • 叶檀:十年内中国无农业户口
  • 商寅泉:房市政策变动呈箭在弦上之势
  • 张明: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的几个问题
  • 雷思海:美国退出QE忽悠世界
  • 黄凡:明星炒股巨亏说明了什么
  • 王德培:装傻充愣的人民币
  • 姚树洁:火箭提拔是官场最恐怖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