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净融资量创新高 信用债杠杆模式埋隐患

2013年04月15日 01:38  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媛 赵明超 ○编辑 叶苗

  面对直接融资比重的不断提高,持续扩容的固定收益投资市场成为首届长江青年投资人论坛的热议话题。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债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多采用简单的信用债杠杆,投资模式高度趋同,一旦信用风险加大或流动性趋紧,累积风险也相应放大,值得警惕。

  信用债市场正呈现供需两旺。央行近日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量分类数据显示,3月企业债净融资量3871亿,创下单月历史新高。但另一边从需求来看,包括广义基金、券商在内的各类投资者对信用债趋之若鹜,但投资策略却相当趋同。

  “目前债市主流机构投资者投资策略高度一致,基本就是信用债加杠杆的简单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出现利率风险,甚至是行业性的信用风险就很难管理。”银河基金[微博]总经理助理兼固定收益部总监索峰说。

  所谓的信用债杠杆模式,是指债市交易性机构通过回购交易,重复质押信用债,利用票息来覆盖资金成本,在信用风险可控和资金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杠杆倍数越高,产生的收益也相应越多。

  景顺长城基金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汝平也认为,由于目前还未出现违约造成损失的信用事件,因此中国债券的投资管理更注重流动性风险控制,而非信用风险控制。在此背景下,由于投资策略非常一致,假如一旦央行开始收紧,流动性紧张导致基金赎回加剧,市场波动将更剧烈。

  “信用违约事件已经发生,只是没有对投资者造成损失。”汝平说。

  “从目前几家出现风险的发行人来看,共同特点都是传统制造业,周期性强,投资回报率甚至低于定存利率。”索峰说,从公司发债历史来看,基本属于投资驱动型企业,即盲目扩大融资,且融资后未进行产业升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李克强:在半岛挑事无异搬石头砸自己脚
  • 体育科比跟腱撕裂休6至9个月 绝不现在退役
  • 娱乐歌手羽泉夺冠引争议 林志炫输在身份上?
  • 财经专家:财政对社保投入太少造成养老金缺口
  • 科技史玉柱裸退:跨三大暴利行业的话题商人
  • 博客萧锐:唐慧案期待不打折扣的正义
  • 读书比世界末日更可怕的预言:大流感
  • 教育成都一大学出“查寝神器” 手机签到定位
  • 育儿保姆喂果冻噎死幼童 家政公司判赔78万
  • 林义相:改革深水区与中国梦
  • 陶冬:黄金价格落魄 美国数据走疲
  • 文显堂:人民内贬外升 亏了自己富了别人
  • 时寒冰:黄金的沉默与辉煌
  • 杨东辉:黄金超级牛市宣告结束
  • 张捷:戳穿郎咸平皇帝的新衣
  • 曹凤岐:IPO重启的是与非
  • 管清友:中国复苏内生动力不足
  • 谢百三:五年前不买西湖房 肠子都悔青了
  • 杨涛:如何看待美股指数屡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