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急升或因民生银行发债 资金宽裕格局未改

2013年02月27日 09:36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昨日,银行间市场所有期限资金均出现暴涨,隔夜回购利率猛升137个基点至3.7865%,关键价格7天利率上涨53个基点至3.8247%,创下了近1个半月的新高。同时,深沪证券交易所的国债回购利率也跟随上涨,GC001由开盘的2.98%最高升至6.5%,收盘4.8%。

  每当资金面陡然趋紧,银行间市场交易员总是四处借钱焦头烂额,也总是期望央行能打开“百宝箱”加以周济。昨日资金面毫无端倪地突然收紧,有消息称数家核心银行为此主动向央行申请定向逆回购注资,但遭到了拒绝。

  今年年初,央行宣布推出“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将视市场流动性情况见机使用。通俗地说,SLO就是仅针对十二家全国核心银行所使用的定向调节工具。理论上说,当资金过于宽松时,央行可以向其定向正回购以回笼资金;资金突然紧张时也可定向逆回购投放流动性。央行这一公告还称,相关操作情况将滞后一个月对外公开。

  据市场一线的人士透露,从1月18日出台新规以来,“央妈”(央行的昵称)仍未真正实施过SLO操作。究其原因可能是春节前资金面十分宽松,考虑到长假资金需求,因而无意操作;春节后随着存款回流,央行摒弃逆回购而重启正回购,由于单次回笼规模并不大,资金面仍旧处于中性水平,央行故此按兵不动。

  实际上,市场可能“低估”了央行的前瞻性——资金要紧张到何种程度才施以援手,央行绝对是有讲究的。昨日资金价格暴涨,原因可能有本周一的准备金补缴、节后首周暂停逆回购等,但记者认为这些都不是核心原因。症结其实在于民生银行200亿元可转债近期或开闸消息的“刺激”。参考以往中行、工行以及中石化可转债发行前夜,市场资金面都无一例外突然变紧,但从未有过央行的介入。

  央行不介入是有原因的。可转债发行类似于股票“打新”,参与机构一般仅限于基金、券商及个人投资者等,银行甚至上市银行都不允许直接参与(借助其他通道及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除外)。从这一点来判断,商业银行此时并不会成为最急需资金的机构。

  据了解,昨日有银行主动向央行申请SLO但遭拒,不排除是某大型国有银行。有货币经纪公司人士介绍,该行突然由出钱方变为借钱方,原因十分蹊跷。

  撇去上述猜测,央行仍不实施SLO应该与其对资金面的预期有关。实际上,诸如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社会融资总量甚至消费物价指数(CPI)等数据,央行获悉它们无疑会远远早于一般投资大众。由此来看,央行或认为当前资金面仍有余裕,实际流动性状况远非外界所感受的那般紧张。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媒体称湖南万吨镉超标大米流向广东
  • 体育亚冠-穆里奇传射恒大3-0浦和 舜天1-5
  • 娱乐传李天一案受害人撤诉 律师辟谣解读
  • 财经大学生申请公开发改委调油价依据
  • 科技淘宝店过户将开禁:离婚过户先试水
  • 博客董路:李双江儿子真实年龄不是谜(图)
  • 读书历史上著名的十次航母交锋(组图)
  • 教育小学匿名调查:680个孩子收406万压岁钱
  • 育儿北京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
  • 姜广策:如何把基金从一亿做到三十亿
  • 叶檀:养老金改革需要反特权与反民粹
  • 张明:周小川的十年总结
  • 章玉贵:楼市调控已成空前博弈
  • 于刚:大数据时代的电子商务有什么特点
  • 清议:国地税合并后患无穷
  • 陈思进:末日博士鲁比尼会再次猜中吗
  • 张五常:悼老师阿尔钦
  • 叶檀:房产税应更严厉
  • 何亚福:统计局数据证明专家不及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