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债券元老杨爱斌:资产配置的强者

2013年01月15日 11:14  《钱经》杂志 
鹏扬投资总经理杨爱斌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鹏扬投资总经理杨爱斌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文/本刊记者  陈伟

  杨爱斌说:“如果今后公募基金放开了,我们的力量积累到一定的实力,最大的理想是成立一家只做固定收益的公募基金。”

  他是中国债券市场的元老级人物,他曾是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华夏基金[微博]固定收益部的灵魂人物,他以债券品种资产配置的超强能力在业内著称,他就是杨爱斌。然而,在2011年11月,债券市场经历一波暴跌后,他毅然决然离开公募基金转投私募基金,在接近40岁的年纪,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他是一个热爱债券的人

  “我对利率、宏观经济和债券价格的涨涨跌跌非常感兴趣。”杨爱斌就是这样一位可以称之为热爱债券的人。

  “做债券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谈及何时对债券产生浓厚兴趣时,杨爱斌会兴奋地提起1997年,他在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的一篇8万字的硕士毕业论文《金融工程在债券中的应用研究》。那个时候,他对可转债、收益率曲线和挂钩利率、汇率、商品的结构性债券等方面的研究,已经走在市场的前沿。

  硕士毕业的一年后,杨爱斌顺利进入深圳八卦岭平安保险公司,从事债券研究员的工作。当时,债券市场的规模非常小,只有凭证式国债和交易所的几张老债券,加起来的市值不到两千亿元。金融债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局面,在积极财政政策下,国家开发银行刚刚开始发行政策性金融债,而可转债几乎为零。

  当时的保险公司是国内做债券投资最大的机构,市场成交占有量达到30%,那时平安保险更是汇集了一批热爱做债券投资的人才,即使是当初的研究员,如今基本上都成为各机构债券投资的领军人。 

  工作的第一年,杨爱斌对债券研究的进步神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像婴儿一般成长。“实在是对债券投资太感兴趣了,在深圳的一年多,每个周末几乎不休息,天天在研究债券和宏观经济,看老同事的研究报告。”

  在平安保险随后的5年里,杨爱斌几乎每年一个台阶,由一名普通研究员快速成长为资产营运中心组合管理部副总经理。而他很快也以优秀的业绩回报公司的栽培。

  宏观趋势判断的强人

  2003年,新的一轮经济周期开启,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开始回升,债券市场暴跌,一直跌到2004年。2004年4月,央行发行总计1100亿的国债,负责保险资金资产配置工作的杨爱斌果断拿下五年期140亿的国债份额,抄到债券市场的底部。2004年年底,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和加息,致使十年期国债利率在5%以上。自此,杨爱斌对宏观趋势的判断优势,开启了他事业的又一个台阶。

  2005年,新一轮债券的牛市,杨爱斌看好公募基金的发展前景,离开平安保险转投华夏基金,在华夏基金的7年里,他将自己对宏观大势的把握发挥得淋漓尽致。

  2005年,中国债市成为资本市场上真正的神话,上证国债指数近一年时间里累计上涨14%。而到了2006年,债券市场已无法续演牛市神话,杨爱斌分析债券市场大幅高估,建议华夏基金撤离债券。他记得3月18日那天,华夏基金在债券交易中,占据市场抛盘50%的成交量,如此坚决的举动,连华夏基金风控部的领导都特意询问他如此大幅抛售债券的原因。

  2006年4月开始,央行一年内两次加息、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如此密集的政策性利空,对债券市场的负面影响却相当小。债券市场没有出现大跌的局面,整个一年交易量清淡,债券市场平淡。

  抛售国债利率债后,杨爱斌所在的华夏基金固定收益部在对股市的乐观预期下大举买入处于被低估的可转债,利用可转债品种

  “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保持了不错的收益。之后,股市开始起步,并在2007年走向超级牛市,债券市场走低,而此时杨爱斌给出的策略是网上网下申购新股,给债券投资持有人带来约17%的回报。

  到了2008年,经济下行,通胀继续走高,但杨爱斌和他的固定收益团队却较早地观察到宏观经济的变化,认定经济见顶的过程中,物价也基本见顶。7月份,杨爱斌带领华夏基金成为市场全力做多债券市场的一批人,久期杠杆全部放到最大。他回忆道:“尽管在加仓初期面临了一定市场压力,但华夏基金坚持看好债市的判断,人弃我取,债券市场后来的走势证明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2008年11月27日起,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基点,杨爱斌敏感地意识到货币政策正在转向,已经到了获利了解的节点,于是建议将投资组合中长久期的债券陆续清空,转移到可转债上来。2009年,股市走出小牛市,杨爱斌在2月份观察到信贷的快速扩张,又果断提议大幅提高股票和可转债的配置比例,充分享受权益类资产上涨的收益。10月份,经济复苏信号明显,信用利差明显偏高,杨爱斌在当年四季度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信用利差没有反映出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信用产品存在较大投资机会。”再一次成功预判趋势。从2005年到2009年的5年里,杨爱斌所在的华夏基金每年给客户带来10%左右的收益。

  2010年9月份,国家对经济政策调控越趋严谨,政策从“保增长”转向“防通胀”,杨爱斌马上要求降低组合的久期,走向防御,并在2011年提出“现金为王、决战短端”的策略。不过云南城投事件的爆发,远远超出了杨爱斌的意料,即使其购买的短期融资券也无法逃离下跌的命运。

  杨爱斌对宏观经济强烈的研究热情,让他对宏观大势的判断几乎到了精准的地步,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他对债券资产配置的能力上,还反复在关键节点促成了自己人生的重要选择。2005年他选择离开保险进入公募基金,而这一次他选择离开公募基金,希望有一个真正的个人事业。

  做专注的基金公司

  基于个人的事业的考虑,杨爱斌创立鹏扬投资有限公司,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那是2011年的11月,当时债券市场利率高企,杨爱斌判断债券市场的大底已经出现,没有比当时更好的市场时机了。

  “国外的基金公司很注重特色发展,比如国外最大的债券基金PIMCO只做固定收益产品。如果今后公募基金放开了,我们的力量积累到一定的实力,我最大的理想是成立一家只做固定收益的公募基金。”杨爱斌对本刊记者说道,国内的公募基金总是想做全牌照的业务,做子公司、做海外业务,没有一家基金公司具有特色,只有专注才能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就债券投资本源,对经济增长、流动性、通货膨胀和政策的判断,是杨爱斌认为能够做好债券投资的根本,只有正确分析问题的框架体系,才能做好资产配置。

  杨爱斌肯定平安保险和华夏基金团队优势对个人的支持,认为和优秀的团队一起交流,很有利于他做出正确的决策。不过,他也认为,作为基于宏观驱动的债券型基金经理,对团队依赖程度相对股票投资要低得多。

  此时,杨爱斌成立私募基金,坚信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债券产品。“利率走到最高点,必将把所有的资产价格压到最低点,未来再起来,就可以在各个债券资产上做调配,如果能够踏准节奏,每年为客户提供10%的收益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杨爱斌说。截至目前,他成立的几只私募产品已经获得超过10%的收益率。

  尽管杨爱斌发行的产品要比在公募基金时收益和风险的定位更高一些,但多年的债券投资经历时刻提醒他警惕风险。2005年5月,杨爱斌促成华夏基金对债券型基金发展的重要决定“做低波动性、稳定回报的产品,才能做大做强”。如今,他仍旧希望自己管理的私募基金成为稳健长行的公司。

  杨爱斌:2013年债市展望

  一旦经济见底,走向复苏,对债券就意味着熊市,但目前很难说经济见底、物价见底、收益率见底,债券投资的风险不会太大。2013年的债券市场总体来看中性。债券投资将是做波段投资为主,通过信用债、可转债和利率债不同之间配置获取超额收益。

  2012年,利率债市场利率上行,信用利差大幅下行,很重要的背景是货币总体控制的比较好,但是信贷尤其是“影子银行”的信贷大幅扩张,导致的结果是信用利差收窄,利率债下跌,信用债表现出色。而2013年,信用债利差的空间是否继续收窄,要打个问号。如果政府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开始收缩,信用利差可能会往上走,但利率又可能走高,一些企业的资金可能会断裂,不排除出现信用违约的情况。如果出现信用风险,中低等级的信用债利差可能要面对扩大局面。那么,利率债和高等级的信用债将出现重大机会。如果政府对“影子银行”采取温和的调控措施,信用违约风险仍不大,则通过个券选择,挑选一些中等级别、利率相对较高的信用债券仍有一定的获利空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云南镇雄山体滑坡遇难者被强行火化
  • 体育热身赛-国足0-2西班牙低级别联赛球队
  • 娱乐周星驰汤镇业任广东省政协委员
  • 财经汽车三包有效期将不低于2年或5万公里
  • 科技百度牵手金山网络:囚徒困境般的博弈
  • 博客柴静:弃儿为何没人管 实拍:多地雾霾天
  • 读书黑色内幕:国民党突袭钓鱼岛被谁阻拦
  • 教育幼儿园办集体婚礼称利于心理健康(组图)
  • 育儿3岁女童双肾患结石被疑奶粉有问题
  • 梅新育:液晶面板反垄断案利好本土企业
  • 安邦智库: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以开放为先
  • 池向东:中国企业差在执行力上吗
  • 永新人:拥有31套房的房叔为何被轻罚
  • 张五常:产权包括四种权利
  • 老谷:资本江湖的陈年旧事
  • 徐斌:城镇化为中国五千年未有之变局
  • 陈思进:开源节流将是美国未来的主旋律
  • 但斌:贵州茅台值多少钱
  • 吴木銮:香港政府如何收集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