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利率市场周报:回购利率的下行可能来自于银行间资金需求下降

2012年12月27日 14:00  新浪财经 微博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王涵,高群山,卢燕津,贾潇君,王连庆


  供给并非四季度银行体系流动性改善的主因。回顾2012年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表现,7月份之后,回购利率中枢便出现回落,而进入四季度,此现象尤为明显,但外汇占款增长频频低于预期、财政存款的回笼与投放情况以及央行在公开市场的回笼等证据指向供给层面并非流动性改善的主要原因。

  银行拆借资金需求的回落可能是导致银行流动性边际改善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需求可能出现了回落,一方面,2012年下半年以来,待回购债券余额下降,表现为在季月,该指标回升的力度不如以往,而在季末后两个月,该指标的值也低于过去可比月份;另一方面,我们观察商业银行之间拆借的规模,该指标在年中之后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回落,显示银行间市场拆入资金的需求显著下降。

  同业业务的监管导致了银行间市场资金拆借需求的萎缩。代付业务本质上就是银行将同业的资金变成了发放给实体经济的贷款,因此,代付业务的兴起同时伴随着同业资产与负债的大幅上升,也对应了银行间市场拆借资金规模的显著扩大。而在下半年,由于监管层对同业代付的监管,即将同业代付纳入表内,商业银行的同业资产与负债出现了大幅的萎缩。

  1月份的资金面存在波动的风险,但央行对冲的力度可能会增加,资金紧张程度可能有限。1月份银行流动性存在波动风险,首先,12月存款基数的上升会增加准备金的补缴;其次,春节因素将导致M0显著增加;第三,1月份面临较大规模的财政存款的上缴;第四,整个1季度的公开市场到期量为零。但央行对冲的力度可能会明显增加,这一点从近期央行已经加大逆回购投放可以看出,资金面紧张程度可能有限。

  经济企稳但缺乏显著回升动力,而当前的收益率可能已经反映了一定的经济企稳回升的预期,意味着基本面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成为影响利率产品走熊的系统性风险,而流动性与供需将成为市场走势的主导因素,1月份资金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偏紧风险,但季节性因素居多,利率产品如果继续调整,投资者可以考虑介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习近平:毛主席历史周期律谈话仍是警示
  • 体育曼联3度落后91分钟绝杀 麦蒂获CBA首胜
  • 娱乐传邓超江一燕约会气爆孙俪 经纪人否认
  • 财经郎酒董事长陷被调查传闻 或涉李春城案
  • 科技新专利显示iPhone未来或采用弧度屏幕
  • 博客马未都:高铁服务是软肋 舌尖上的京剧
  • 读书文史观天下:解读《旧制度与大革命》
  • 教育禁奥10年屡次死灰复燃 背后是择校乱象
  • 育儿借腹代孕骗钱四招 包生男孩报价百万
  • 曹凤岐:如何解读十八大报告
  • 赵伟:为何经济预期屡屡失误
  • 陈思进:在美国也是投保容易索赔难
  • 刘泳华:2012年十大最囧品牌
  • 白明:从说得对与干得累看中国经济
  • Kingsley:食品安全摧毁中国房地产市场
  • 孙立坚:安倍这次再能走多远
  • 沈晓杰:是为人民服务 还是为人民币服务
  • 王小广:中国宏观经济将会走向哪
  • 何亚福:中国超低生育率的三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