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交易商协会秘书长:为债市违约常态化做好准备

2012年11月19日 01:37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董云峰

  从山东海龙,到江西赛维,再到新中基,中国债券市场今年爆发了多起信用事件。

  在此背景下,作为信用债市场最重要的主管机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秘书长时文朝昨日再度警示债市违约风险,并建议市场各方要为违约事件常态化做好准备。

  “期待在市场发展过程中,能够摸索出一套政府监管与市场作用之间的边界。”时文朝在18日举行的“金融街论坛”上指出,唯有如此,在今后5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中国债券市场一定会持续健康发展。

  未雨绸缪违约常态化

  “要加快市场各类规则、各种处置机制的建设,加强对市场各参与方风险的教育,要为违约事件常态化做好准备。”时文朝表示,在债券市场发展前期,需要监管当局给予一定呵护;然而,这种呵护不能够长期化,一定要交给市场自身去处理。

  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不断扩容,越来越多中低评级发行人参与进来。时文朝说,按照市场经济的本质,信用产品出现违约事件是必然的;特别是在经济下降的阶段,违约事件不可避免。

  “未来违约事件将成为常态。”时文朝表示,“多少年以来我们没有出现过一件违约的案例,其实这是不正常的。”

  尽管如此,时文朝提道,“山东海龙事件,以及前不久的赛维事件,因为各种关系,市场各参与方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博弈,最终没让违约成为现实。”

  “所谓的博弈,是因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违约后果恐是不能承受之重。”某评级机构高管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一旦某只债券率先违约,将引发轰动,投资者很可能“用脚投票”,短期内将增加当地企业发债成本,这是急需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地方政府不愿看到的。

  债市将越来越私募化

  时文朝昨日并称,在一个中期的范围内,中国的债券市场还会呈现高速的成长。“今后5年,债券市场的增长速度仍然会比较高,特别是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的发展,可能高于整个资本市场的成长率。”

  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公司信用债券市场世界排名第三(659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32613亿美元)、日本(9441亿美元)。

  与此同时,债券市场亟须风险对冲机制的建立。时文朝强调,目前信用债市场规模达到6万多亿,这些产品需要进行风险管理,未来金融衍生产品将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

  时文朝提到,近年来,监管当局对债券市场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从央行、证监会、发改委的监管实践来看,去行政化、放松管制、大面积地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成为显著趋势。

  在时文朝看来,未来债券市场将越来越私募化。在不远的将来,一旦建立起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所有面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的产品都属于私募化,整个银行间市场都可以说是一个大私募市场。

  “我们推出非公开定向发行制度以后,私募产品发展非常快,比公募的产品增长的速度快,这预示着今后债券产品可能是私募化趋势。”时文朝说。

  去年4月底,交易商协会推出了私募发行的定向工具(PPN),该产品迅速崛起为信用债主要品种之一。上海清算所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定向工具累计发行量逾4000亿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 新闻习近平要求全党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 体育足协杯巴里奥斯2球 恒大胜贵州夺冠 视频
  • 娱乐容祖儿不恨密友何韵诗出柜否认崩溃
  • 财经央视广告招标总额158亿元 创19年新高
  • 科技中移动青岛4G网实测:峰值速率110Mbps
  • 博客柴静:李安最大的冒险 吉林今冬首场雾凇
  • 读书古代官员“晒薪”:苏轼苦恼被欠俸三年
  • 教育中国农村小学每天消失63所10年减少一半
  • 育儿英国4成婆媳关系紧张因孙子引分歧
  • 温晓东:收入翻番能吃上肉吗
  • 黄鸣:向证监会实名举证检测骗补门
  • 艾诚: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成全民公敌?
  • 何帆:中东局外局
  • 李光斗:解密2013央视广告招标
  • 西向东:中国大豆行业被美国人忽悠了吗
  • 陶冬:美悬崖发酵 日宽松转招
  • 陈思进:现在该买房还是租房
  • 罗善强:股息红利税政策惠及少数人
  • 王小广: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及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