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私募为何不爱高收益债

2012年11月05日 09:49  股市动态分析 

  作者:仇晓慧

  最近有个券商老总问我有没有认识什么专门做债券的私募。他说,他们在搞创新业务,谋划这类产品。

  虽然这个市场看起来需求越来越大,但就我接触到的一些国内私募而言,做的特别出众的私募还真不算多。投资方向总体比较单一,多数私募还是比较青睐一些信用高的债券。但我觉得,如果要做出差异化,高收益债对私募而言应当是个不错的方向。

  我记得自己曾经接触过一个老人,他是海外一家对冲基金的董事长Howard S. Marks,他最擅长的就是投资高收益债。他的公司也有一些名气,叫橡树资本。他对可转换证券和高收益债券有超过20年的研究和投资。

  他发现,美国在1978年的时候有30只有最高评级“AAA”评级的债券,经过34年到现在,那些债券到现在还保有“AAA”评级的只有4只。在他看 来,如果你买入“AAA”级债券,结果只有一种,但如果你买入“B”级债券,保住或者上调了评级,而且债券最终没有违约,结果可能会为你带来更高回报的惊喜。

  当然他也指出,尽管对中国刚起步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市场不太了解,只有为发行人提供良好的融资渠道,才是一个健康的债券市场。

  我发现,现在正好也处在高收益债的黄金时期。历史上有过类似的经历——美国1980年代,市场认为经济增长会给股市带来上涨动力,有一段时间投资人竞相购 买股票,2000年时股票市值和价格已经被推得非常高,导致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股票表现非常糟糕。相对来说,债券市场的收益与规模则理想很多。不过他基本不选择长期债券,因为只要政府上调利率,那么投资者购买的长期债券价格就会跌得很惨。他还是比较看好高收益债,因为只要债券发行公司的本身信用良好,那么 发债方会按照票面付息,长期看价值是会回归的,损失也只是账面。

  虽然现在国内正处在债券创新的大趋势中,市场扩容速度飞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固定收益产品来说,也是黄金时期。不过,随着规模扩大,信用风险也在显现。

  但国内债券私募担心,目前中国市场上高收益债券违约情况不多,但暗藏风险,尤其是一种债券刚开始发行的时候,大家对他不了解,买方就会比较挑剔,相对市场上的债券都会比较优质,所以信誉好。糟糕的是,人们之后对他过度有信心,对公司分析不透彻或者不够严格要求,一味地追求收益,风险必然在后面。

  他们觉得,虽然高收债有很大潜力,但也是未来风险最大的市场,因为大部分中小公司的财报让人看不懂,或是很难相信其中的数据。所以,他们只能对担保提出较高要求,比如是否有第三方公司做担保,是否有土地质押,毕竟主体违约率很高,关键看这些公司万一违约是否可以不影响还款。

  的确,从市场表现来看,高收益债的确会显示出一些客观不足,比如资产类别可能存在缺陷,公司在业内可能较为落后,资产负债表可能被过度杠杆化,或者证券为其股东提供的结构性保护不足。

  真的要让国内私募真正做大高收益债,一方面市场机制要更为健全,另一方面,就是自己要建立有体系的评价体系——而就国内评估市场而言,因为影响到债券发行,一些评估机构只看短期利益,做出的评价不够公正,也没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

  不过,就像Howard S. Marks所言,最好的机会通常是在大多数人不愿做的事情中发掘出来的。这个高手会通过观察资产这些特征来判断:少有人问津是不是不客观;基本面问题是否只存在于表面;是不是因为过度恐慌而低估,是否有收益不佳的追踪记录;最近有亏损问题、没有资本增益?既然高收益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违约,那么,投资高收 益债需特别关注发行人的资信水平。他通过自己的模型选出潜力巨大的高收益债。他的专注让他的个人资产已经高达150亿美元。

  或许,只要投入,机会总是存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寒潮雨雪袭击北方多地 北京雨雪将持续
  • 体育阿尔滨确认3.2亿收购实德 保证无人失业
  • 娱乐王宝强徐峥遭PS恶搞成雷人情侣(图)
  • 财经浙江楼市领跌全国 温州炒客被套转投实业
  • 科技WiFi逼停深圳地铁或因共用开放频段
  • 博客探访留守儿童陪读村 北京最美的银杏在哪
  • 读书惊艳:实拍新中国的首次选美(图)
  • 教育年薪15万男子考公务员只为“铁饭碗”
  • 育儿女子因遭家暴闷死3岁儿子后欲自杀
  • 健康冬季皮肤保养小常识 混着喝酒更易得癌
  • 女性贝嫂穿坡跟鞋抱稳小七 海清示范冬日潮搭
  • 尚品全球最好50个酒吧 2012十佳汽车头灯设计
  • 星座漫画冤孽星座配对 11月12生肖运势
  • 收藏特大盗墓倒卖文物案告破 揭开倒卖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