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沪自行发债受热捧 分析称地方债高溢价发行难持续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6日 09:10  财经网

  【《财经》综合报道】11月16日,据中国证券报报道,15日,地方试点自行发债首战告捷。两期上海债遭遇机构哄抢,投标倍率均超3倍,定价水平则逼平甚至低于银行间国债,招投标场面火爆程度堪比去年汇金债首发。

  分析人士表示,上海债作为地方自行发债的试水品种,在债市偏暖环境下出现较高发行溢价可以理解,但就其发行利率低于国债来看,的确包含一定的非理性成分。未来,试点地方债定位终将回归基本面,其与基准国债的定价关系也必将回归合理水平。

  15日,上海率先试水地方自行发债,就两期地方债进行了公开招标。考虑到新品种溢价,市场此前对上海债的发行普遍持乐观态度。然而,招投标场面的火爆程度远比想象中来得更猛烈。据交易员透露,两期上海债投标倍数双双超过3倍,定价水平则直逼同期限国债。其中,3年期11上海债01发行利率3.10%,获得3.5倍认购;5年期11上海债02发行利率3.3%,获得3.1倍认购。

  在利率定位方面,两期债券发行利率远低于市场预期。在此之前,机构给出的3年品种利率预测区间为3.19%-3.40%,5年品种为3.38%-3.70%。应该说,这样的定位充分涵盖了市场乐观预期。因为即便是两品种预测的上限3.40%或3.70%,也显著低于二级市场同期限政策性金融债的收益率水平。事实上,两期上海债中标利率不仅远低于机构预测下限,而且收益率水平逼平甚至低于同期限国债。据中债收益率曲线显示,14日3年期国债收益为3.15%,5年期为3.30%。

  在资金认购方面,两期上海债双双超过3倍的认购倍数,是以往所有地方债发行中绝无仅有的。纵观当下火热的一级市场,认购超过两倍可谓比比皆是,然而能够达到三倍以上的目前还只有这两期上海债。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上海债的发行结果中的确包含着一定的非理性成分。后续地方债定位终究还将回归基本面。待发行规模扩大之后,其与基准国债的定价关系必将回归合理水平。

  第一创业表示,地方自行发行地方债与以前财政部代发地方债相比,两者流动性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财政部代发地方债由财政部捆绑发行,在债券名称中不体现具体地市的名字,且单只发行量均在170-250亿之间,流动性适中;而试点发行的政府债,由各政府单独发行,单只发行规模降低,流动性可能弱化,投资者可能会要求更高的流动性溢价。

  另外,不同发行人的信用差异也应有所体现。由于各发行人将单独冠名,根据各地经济财政状况的不同,投资者可能需要一定的定价差异;再加之此次不再由国债承销团承销,而由各地自行组织发行,因此主承销商及承销团的市场地位与销售能力将直接影响定价。

  目前看来,首批试点四省市财政状况都是有目共睹的。在偏暖市场环境下,接下来即将发行的广东债与浙江债或许也能获得较好的定价。但是随着供给的扩大,以及未来地方债自行发行向全国推广,地方政府的信用资质差异必将得到体现。

  至于上海债利率逼平甚至低于国债的状况,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是不可持续的。在此之前,财政部代发地方债的定价基础是参照同期国债收益率加上流动性溢价。而如前所述,地方自行发行的地方债在流动性上可能弱于财政部代发地方债。因此,其利率定位在财政部代发地方债之上再加上一定的流动性溢价才更为合适。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