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小林 王芳艳 上海报道
上海自行发行地方债抢得头筹。
11月15日,上海市政府举行地方债招标,虽然只有71亿元,数目并不算大,但仍引起广泛关注。
当天发行结果出炉,3年期债券最终中标利率为3.1%,5年期债券最终中标利率为3.3%。
这个中标利率低于财政部10月25日代理发行的5年期利率,也远低于二级市场,基本接近国债水平——显示市场对上海自行发债的认可。
不过,招标的结束并非意味着发行的结束,按照计划,此次地方债11月16日开始发行并计息,11月18日发行结束。
随着债券发行逐步收尾,地方债所筹集的资金将逐步到位,这批资金的用途日益为外界所瞩目。
据本报多方了解,和2010年一样,此次上海地方债新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四类:一是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二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三是生态建设工程;四是其他涉及民生的项目建设与配套等。
不过,今年最大的变化是,这批资金中,用于保障房建设的将高达21.18亿元,占总额近1/3,而去年同为71亿元地方债中仅有4.23亿元用于“大型居住社区外围大市政配套设施补贴”。
但此次上海地方“自行发债”的成功并不代表上海能立即“自主发债”。目前,尚无任何官方消息证明上海及其他三个试点地区短时间内可以“自主发债”。
此次地方债,上海共发行两期,一期为36亿元(三年期),二期为35亿元(五年期)。
一期中10.8亿元为承销发行,25.2亿元为招标发行;二期中10.5亿元为承销发行,24.5亿元为招标发行。
出人意料的是,招标结果显示,3年期债券最终中标利率为3.1%,5年期债券最终中标利率为3.3%,均比外界预测的要低。
“利率非常低,和当时的国债价格几乎差不多。”一位股份制银行资金部人士表示。
今年以来,财政部已代发8期地方债,3年期利率区间3.67%-4.07%;5年期3.70%-4.30%。数据显示,上海自行发债融资成本远低于财政部代发。
同时,两者利率较10月24日和10月17日发行的最近一期5年期和3年期地方政府债券3.70%和3.67%的利率大幅下降,3年期品种甚至低于二级市场同期限国债水平。
中债收益率曲线显示,3年期国债收益率3.15%,5年期国债收益率3.30%。
“不过由于地方债的流动性相对比较差,风险权重也没有定论,因此按道理它的票面利率应高于同期国债收益率。”一位股份制银行资金部人士表示。
该人士认为造成利率偏低的原因,一方面是认购资金旺盛,事实上光是20家承销商内部可出资的量就非常大;另一方面,“大家都明白,一部分需求是带有明显行政化色彩”。
“这个利率从交易角度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体现出流动性溢价。”上述人士表示,因此该行交易账户并未参与投资。
另一家股份行在此债券发行时,投资了几亿元资金,该行内部人士表示,如果单纯从投资回报角度而言,这么低的利率,完全没有吸引力,还不如直接投资国债,但实际上最终踊跃购买仍是出于其他考虑。
一家股份行资金部负责人认为,此次参与的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还包括部分基金公司。他认为,银行认购踊跃,主要是财政部的通知中明确,2011年试点省(市)政府债券由财政部代办还本付息,也就是说,债券的偿还还是由中央负责,因此其信用已经相当于国债。
近1/3资金用于保障房建设
“中央要求他们大部分要用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当中,这解决了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10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对国务院关于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时说。
这就意味着今年地方债筹集的资金将很大一部分用于保障房建设,上海方面是否如此呢?比如,是否会用来还旧债?
“这次试点后,筹集到的资金是不是会有多种用途,把隐形债务显性化,还不清楚,但这个举动似乎是通过地方自行发债逐步让地方‘堵后门,开前门’,最终慢慢解决地方负债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财政专家胡怡建教授说。
在胡看来,尽管可能存在这个问题,但上海一向较为遵守上级规定,资金还是会按照上级要求投放。
本报获得的一份上海方面的内部材料也强调了这一点,“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和中央投资公益性项目地方配套建设”。
材料还表示一旦上述用途完成之后尚有剩余的,“重点用于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债务的公益性在建项目,严格控制用于能够通过市场化方式筹资的投资项目,不得安排经常性支出”。
具体来说,此次募集的71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四大项目:一是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二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三是生态建设工程;四是其他涉及民生的项目建设与配套等。
其中债券资金使用额度最大的
为保障性安居工程21.18亿元,接近1/3额度,这也显示了2011年上海保障房方面资金需求量较大,且较之2010年有了爆发性增长。
这个数据与此前官方透露的数据基本一致,今年6月份,上海政府因为要发行地方债,调整本级预算时将“住房保障支出”预算由7亿元调整为22亿元。
资料显示,2010年71亿元地方债资金用途里面,“大型居住社区外围大市政配套设施补贴”原计划投入11.06亿元,后来只投入了4.23亿元,不及2011年的1/5。
上海财政局相关数据显示了这个增长趋势,“1-9月,全市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313.7亿元,增长6.5%。……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9.9%。”
这批地方债资金显然是雪中送炭,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沿续了今年以来增幅逐季趋缓的态势。”《上海市2011年10月份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如是显示。
据本报了解,根据《上海市2011年财政支出预算表》显示,2011年上海保障房支出是54亿元。
这里所谓的54亿,只是地方政府所需要的资金,并不包含地方政府下属国有开发公司的资金需求量。
目前,2011年上海廉租住房补贴资金、旧区改造资金等保障性住房支出30亿元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政府性基金)中予以安排。
那其余的24亿元从何而来,并没有具体说明,而此次的地方债安排了21.18亿元则表明了这笔资金的来源。
除了用于保障房之外,据本报了解,上述71亿元地方债资金使用项目中,用于在建项目38.27亿元,用于新建项目32.73亿元,其中保障房在建和新建的都有。
自主发债尚无时间表
随着上海自行发行地方债的成功,广东、浙江等地也将开展类似的发债行动,这是否意味着自主发债指日可待?
胡怡建肯定了此次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的地方,发行的地方债利率随行就市,采取的是市场化利率,而不是现在的统一确定的利率,这是一大变化。”
不过,自行发债不等于自主发债,地方自主发债则意味着地方自主发行、自主偿债,而不需要财政部代为负责。
自主发债就将地方政府的信用和风险显现出来,考虑到当前地方融资平台的现状,这或许会让自主发债举步维艰。
渣打银行(微博)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近期就公开表示,“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已经不够用来偿还目前的地方债。”
王志浩还说,“因为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用在了保障房、水利工程等其他项目上,假设地方政府将50%的土地出让金用来还地方债,可能连地方债的利息都不够偿还,更不用说之后还要偿还本金。”
因此外界普遍认为,中央出于将债务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考虑,或许不会在近期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发债。
“2008年4万亿投资后,地方政府有大量贷款,还款高潮期就要到了,是不是允许更多的地方通过借新债还旧债,现在并不清楚。”胡怡建认为,自主发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