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债券市场交易员的必修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7日 01:21  第一财经日报

  郭茹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专栏)最近为汇丰全球债券市场的交易员讲解中国经济形势。他发现,与以前相比,这些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员们对于中国经济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了。“从中国经济的短期趋势到中长期趋势,从通胀的走势到紧缩政策,包括货币紧缩处于哪个阶段:是刚开始,还是处于中期,未来程度如何等,各个方面都被涉及。”屈宏斌说,“因为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投资决策。”

  中国经济,俨然成了这些全球债券市场交易员的“必修课”。

  中国经济受全球债市投资者关注

  与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是一个与宏观经济紧密联系的金融市场,尤其对于通胀形势更加敏感。随着中国经济对于全球经济影响力的逐渐提高,中国经济形势以及政策取向的变化对全球债券市场正显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去年10月19日中国央行突然宣布加息,曾推涨美国国债市场,令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下跌了2个基点。而今年2月8日央行在春节最后一个假日加息,则令美国国债市场出现下跌,10年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了4个基点。

  “因为完全超出预期,当时国际市场的反应还是比较大的。”一供职于国内某外资银行金融市场部的人士说,“对于中国货币政策如此快速收紧,起初国际市场有一定担心,担心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现在市场并不担心中国经济增长,而是更关注中国央行加息对于通胀的抑制效果了。”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消费国,因而也是大宗商品牛市最大的驱动因素,而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则关系到全球通胀压力的变化。如果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强劲,意味着大宗商品进口需求会保持旺盛,这对于大宗商品价格将形成支撑或推动作用,加大全球通胀压力,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较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反之,如果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则意味着需求减弱,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走低,对于全球通胀压力将会带来缓解作用。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全球债券市场利率的变化。

  “中国这轮收缩流动性在亚洲规模是最大的,如果中国反通胀政策取得成效,会增强对新兴市场国家反通胀的信心。”屈宏斌说,“这会对全球债券市场带来积极影响。”

  最大经济体决定影响力

  此外,今年“十二五”规划出台在海外引发的争论也十分广泛,从中也凸显了国际金融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密切关注。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里根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马丁·费尔德斯坦日前则撰文指出,中国新的五年计划的推行可能推高全球债息,更是引发全球债券市场投资者的关注。

  马丁·费尔德斯坦指出,“十二五”规划将原本着眼于GDP增长最大化的政策主张,转变为对消费以及广大劳工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扩内需的政策将会降低中国的储蓄率,如果中国储蓄率降低5%,就可能将消灭全部的中国经常账户盈余,这将改变中国是美国政府债券和外国债券净买家的地位,并可能促使中国转而出售国债,由此,全球债市的利率可能将被推高。

  中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的“双顺差”状态积累了高额的外汇储备,截至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了3万亿美元大关,而其中大部分都用来购买美国国债。美国财政部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到1.1541万亿美元,是美国国债全球第一大买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FDI输入国,最大的外储持有国,还是海外资金最大的流入国,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中国的政策、结构性变化受到的关注是空前的。”屈宏斌说。

  屈宏斌指出,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是由中国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的。中国本身庞大的经济体就为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奠定了基础。从去年开始,中国制造业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制造国;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其对于机器、设备、原材料、铁矿石资源的消费都是巨大的。“中国还是一个具有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不同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因此,要做出正确判断,投资者就不得不更多去了解中国、关注中国的一举一动。”屈宏斌说。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