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单周净回笼规模放量 市场政策预期微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8日 02:33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贺麒麟 发自上海

  公开市场逐步回归流动性回收常规工具的功能。本周央行公开市场连续第二周净回笼,且规模环比扩大近四倍至490亿元。

  公开市场回笼功能的修复,在一度程度上降低了短期内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概率;同时,央票利率的再度持稳,也令市场加息预期得到缓解。但日本强震导致国内通胀风险增加以及热钱流入增加,以及未来流动性对冲的任务仍难言轻松,因此,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抑或是加息,短期内其迫切性均有所降低,但不排除本周五央行会“出其不意”。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人士并表示,因临近一季度末,若本周政策面继续保持平静,则央行很可能因顾忌季末因素从而将政策出台时间延至4月份。

  净回笼规模扩大

  公开市场回笼功能进一步修复,本周继续净回笼,为连续第二周净回笼,且规模环比扩大近四倍至490亿元。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公开市场四个月来首现净回笼,回笼量为100亿元;而此前为连续十六周净投放,投放总额达11550亿元。

  央行公告显示,周四发行的500亿元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持平于2.7944%,同时进行的600亿元91天期正回购,中标利率亦持稳于2.8%。因本周到期央票和正回购合计为1810亿元,因此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490亿元,为连续第二周净回笼。

  公开市场回笼功能的恢复,得益于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现象的消退。随着市场资金面的持续宽松,此前严重抑制需求的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现象已不复存在。银行间债市央票到期收益率曲线显示,3月期和1年期央票最新收益率分别为2.7898%和3.1700%,分别低于一级市场中标利率近1个和近3个基点。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的持稳,显示了央行此前连续提高央票发行收益率的重点在于回收流动性,而非货币数量紧缩的信号。

  数据显示,央行公开市场本周二招标的100亿元1年期央票,发行收益率跟随上周3月期央票涨逾20个基点至3.1992%,超过3%的1年期基准定存利率,一度令加息预期升温。不过,周四3月期央票的利率持稳,令市场的加息预期得到暂缓。

  有交易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本周正回购操作规模合计达1700亿元,但中标利率却均持平,加之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的持稳,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央票的发行利率可能将出现持稳趋势。

  “短期内银行体系资金面充裕,将支撑公开市场的央票需求,有利于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完成回收流动性目标。”上海一交易员指出。

  加息或延至4月

  公开市场央票利率再度持稳,令市场加息预期得到缓解;而其回笼功能的修复,在一度程度上也降低了短期内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概率。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因日本强震导致国内通胀风险增加以及热钱流入增加,以及未来流动性对冲的任务仍难言轻松,因此无论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抑或是加息,短期内其迫切性均有所降低,但不排除本周五央行会“出其不意”。

  “目前能够判断的,是紧缩政策出台的压力有所缓解。”深圳一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公开市场连续两周净回笼共计仅为590亿元,而连续十六周净投放总额达11550亿元,因此很难据此作出明确的判断。

  此外,上海一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3月份剩余两个周末,月末恰逢季末,若本周政策面继续保持平静,则央行很可能因顾忌季末因素从而将政策出台时间延至4月份。“如果本周末不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那么3月份上调的风险很小了。”

  实际上,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仍有流动性对冲需求。Wind数据显示,从周五(3月18日)起至4月底,公开市场有7390亿元央票和2280亿元正回购到期;与此同时,外汇占款的对冲需求仍然存在。因此,未来流动性对冲的任务仍难言轻松。

  “虽然公开市场回笼功能正在逐步恢复正常,市场对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幅度预期稍有缓和;但是当前资金面非常宽裕,仍不排除央行会有所动作。”

  上述深圳分析师表示,央行对流动性的调控还将继续,但预期货币调控将更多聚焦于流动性对冲,而降低实质性资金收缩的力度,加息的迫切性亦有所降低,短期内政策上会维持一个观察状态。

  “在对冲压力仍然较大的情况下,公开市场操作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主要以对冲为目的,而非货币数量的紧缩。”他指出。

  相关新闻

  摩根士丹利:中国央行5~6月或两次加息

  每经记者 田文会 实习生 李玉敏发自北京

  日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今年上半年中国加息两次的预期不变,但考虑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或在年中才达到最高,将加息的时间预期调整至5~6月。

  报告称,虽然3月16日出炉的央行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减弱,但这可能是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即(居民认为)物价在春节后或大幅下滑,而并不是对通胀的看法有了根本性改善。

  央行的《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下降至72.8%,较上季降了8.9个百分点。其中,预测下季物价上涨的居民比例为47.1%,较上季减少14.3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月份CPI同比上涨4.9%,与1月份持平。这表明了通胀压力仍然较大,摩根士丹利预计3月CPI同比上涨5.1%,2011年年中CPI将达到峰值。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