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3年央票难重启 温和对冲唱主角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 07:04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受公开市场3月释放资金骤增的影响,上周开始,准备金率上调预期就在业内不断发酵。准备金上调在上周“落空”之后,会否在本周兑现,又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同时,颇具紧缩意味的3年期央票能否在本周重启发行,也将对市场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央行统计显示,2008年3月6日曾招标一期1000亿元的3年期央票,而这一巨量资金恰在本周到期。市场有理由担心,央行或适时重启该期限央票以进行对冲。

  对此,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3年期央票是否重启,仍取决于包含新增外汇占款在内的整体流动性状况,以及该期限央票本身的利差情况。“目前看来,3年期央票还难以成为回收流动性的主力。”石磊说。

  实际上,通过中债收益率曲线可以看到,最新的3年期央票现券收益率在3.72%附近,距最近一次该央票发行利率3.0%,仍有约70基点的利率倒挂。资料显示,央行在去年4月8日曾重启3年期央票,并暂定每两周发行一次。但在去年12月9日宣布暂停发行。

  “停发的原因就是期限太长,高通胀预期下,机构不太愿意买。”某大行债券交易员表示。

  实际上,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总量高达2050亿元,除了上述3年期央票外,本周三还有1000亿元的1年期央票到期,近期乍现的流动性泛滥态势,无疑将愈演愈烈。

  上海某券商自营部门一位研究员向记者透露,从管理流动性的成本出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远低于提升央票发行利率。对此,石磊也认为,公开市场操作更多只是管理流动性的一种补充手段。“银行2月份的信贷比较有节制,差别准备金率再用的可能并不大。”石磊还表示,不同银行的超额备付率差距较大,差别准备金率作为补充工具更为合适。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