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债市难成吸收热钱的池子

  ⊙琢磨

  央行昨日于公开市场招标发行30亿元3个月央票和10亿元3年期央票,发行量创下了近期低点。

  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后,央行行长周小川随即表示:“短期的投机性资金要进来的话,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让它泛滥到整个中国的实体经济中去。”随即,市场纷纷对周小川行长所说的“池子”猜测不已。有经济学家建议,可以以债券市场应对热钱流入,使之成为“池子”的一部分。不少债券投资者为此雀跃不已,认为一旦债券市场成为资金“池子”,债券市场将出现大量的流动性,因此将产生大量的债券买盘。

  2002年央行公开市场创造央行票据的初衷,便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之后,2004年后央行公开市场逐渐成了央行数量型回收流动性的常规手段,央行票据成了吸收热钱的主要“池子”。

  当前正是央行回收流动性的时候,而央行票据发行越来越少,说明央票这一公开市场回收流动性的主要工具正在逐渐淡出,相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被频繁使用。

  央行放弃央票或债券做为资金“池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央票需要央行付出利息成本,庞大的利息成本对央行也造成相当大的负担,同时,大量的债券发行,势必使债券市场利率大幅上升,这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也将造成影响。

  其次,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容量相对较小,参与群体相对单一,针对庞大的热钱游资,是否能够容纳,当热钱退出时,大量的债券抛盘如何消化,对货币市场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尚难以估量。

  第三,我国目前债券市场收益率整体偏低,对热钱的吸引力不大,笔者曾问过海外大型固定收益投资基金,如果现在开放人民币债券市场,他们是否会大量配置,回答是会参与,但不会太多,原因很简单,其他新兴经济体债券收益率普遍较高,有的甚至高达10%以上,虽然这些国家纷纷出台一些外资购买本国债券的税收政策,但游资有很多避税方法,即使除掉税收,收益仍很可观,而且这些国家的汇率也在升值。虽然人民币升值预期长期存在,但综合来看,在国内债券市场要成为吸收热钱的池子,条件尚不成熟。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