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理财产品和股市夹击国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7日 11:57  长沙晚报

  “以前一大清早就有好多嗲嗲来排队,今天我在大堂里坐了一天,连一个问的都没有。”晚报大道上一家银行网点的大堂经理感叹,如今的国债陷入乏人问津的境地。

  本报讯(记者 肖娟)昨日,今年第五期、第六期储蓄国债(电子式)面市,200亿元国债敞开卖,但记者采访发现,此次国债发行遇冷,随着投资渠道的丰富,国债发行盛况难再。

  投资者嫌弃利率太低

  财政部的公告称,第五期期限1年,票面年利率为2.60%,发行额为120亿元;第六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为3.73%,发行额为80亿元,这意味着将1万元分别投资国债和相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国债的收益较定期存款收益分别多出35元和120元。

  但投资者显然对这样的收益并不满意。投资者赵先生算了一笔账,“7月的CPI上涨3.3%,购买一年期国债仍不能实现资产保值。三年的国债太长了,谁知道三年后怎么样?”

  此外,相比多数理财产品赎回的便利,国债显然缺乏竞争力。市民若想提前变现,国债的投资收益就要大打折扣,很难全身而退。根据发行条款,“持有本次发行的两期国债不满6个月提前兑取不计付利息,持有6个月不满12个月提前兑取按照票面利率计付利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持有第六期满12个月不满24个月扣除180天利息,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扣除90天利息。提前兑取本次发行的两期国债需按照兑取本金的1%。缴纳手续费。”对习惯了申购赎回不受限制,不喜欢被条条框框束缚的投资者而言,国债显然不是他们的菜。

  国债面临强手夹击

  相比销售理财产品的不遗余力,银行工作人员销售国债缺乏热情。“为什么要买国债呢?国债主要是针对老人的。”记者到多家银行大厅咨询国债,大堂经理表示很少有人咨询国债,他们热情地向记者推销银行理财产品。

  业内分析,由于近期短期理财品种频出,电子国债的市场境况将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浦发银行理财师魏霞透露,今年国债发行力度相比往年较大,上半年发行的国债已经消耗了很大一部分购买力。加上最近短期理财产品频出,国债面临较激烈的竞争,当下投资者青睐的仍是申购赎回方便的短期理财产品。近期股市的反弹行情也吸引了部分投资者入场,不少投资者表示“最近股市行情比较好,买国债不划算”。

  不过理财师建议投资者适量持有国债,实现资产优化配置。购买本次发行的两期国债时,投资者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银行活期存折(或借记卡)在银行网点开立个人国债账户,个人国债账户不收开户费和维护费用,开立后可以永久使用。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