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投行业务冷清券商内部争抢公司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8日 07:2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朱 江

  本报讯 IPO、增发市场下半年的冷清行情逼着券商的投行部门开始四处“觅食”。记者获悉,为增加收入,部分投行准备重新拾起已分给固定收益部公司债承销。由此,一场投行与固定收益部之间无声的争夺战在部分券商内部展开。

  自今年9月25日华昌化工登陆深圳中小板后,至今A股市场无新股露面;与此同时,今年9、10两月增发的上市公司家数仅4家,虽然本月中旬增发上市项目上升至6家,但部分券商投行业务已陷入半停滞状态,收入大幅减少。

  然而,券商投行的总体成本在今年却不断上升。据了解,去年股市火爆,拟上市项目不断激增。截至去年底,某些投行手里的储备项目超过200个,项目的增多自然催生公司对保荐人和后台支持人才的需求。由此,很多投行今年上半年继续广泛招聘保荐人,而保荐人的高薪使得很多投行成本在今年达到了历史高点。

  部分投行在收入锐减、成本高企的双面夹击中如坐针毡。IPO短期内没有重新开闸的迹象,投行必须寻找新的业务收入点。此时,公司债承销进入少数投行的视野。

  据记者了解,随着证券公司业务分工的精细化和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当数量的证券公司将债券承销和销售从传统的投行中剥离出来,建立了固定收益部。这个新部门在有的公司属于投行的下属子部门,有些则完全与投行属于平行的部门,专攻各种债券市场业务。

  在传统投行重新介入债券承销业务之时,券商的固定收益部门大都表示理解。一大型券商固定收益部负责人透露,该公司管理层希望固定收益部能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配合公司整体的战略发展布局,协助投行做好相关业务。据其透露,目前该公司投行可能选择公司债业务,企业债以及其他债券品种业务仍属固定收益部。该负责人说:“实际上即便公司投行不做,其他券商也在竞争。如公司投行能抢到项目,那是好事,比让别人抢了去强。”

  北京一投行负责人表示,今年投行收入大幅减少,部分投行部门可能入不敷出。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债券承销业务也是无奈之举。国内经济增速已经下滑,企业上市融资需求将有所减弱。虽然内部竞争可能削弱部门原先的市场份额,但投行可以借国家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契机开辟更大的收入空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