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债金融债重返主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 01:4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大力

  央行本周以利率底线的方式发行了100亿元1年期央票,但是却暂停了3个月央票的发行。等待一级市场供给未果的投资者只能在二级市场上继续把短期央票的收益率压低。在7天回购利率继续保持在2.85%水平的条件下,3个月以内央票利率被买盘推低至2.70%的位置,1年央票利率收盘跌破2.70%至2.68%位置。二级市场央票供给日渐减少,国债和金融债市场开始呈现出许久未见的热闹场面。

  我们不得不担忧,长此以往,央票会不会慢慢地淡出银行间债券市场。

  从2003年4月23日第一支央票发行,到2007年全年央票发行量达到近4万亿元发行规模,央行票据曾经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最强、交易量最大的固定收益品种,甚至都有投资者建议,将央票的发行利率作为利率互换等衍生品的浮动利率基准。但是现在,央票可能要慢慢地退出银行间市场的舞台了。

  但是回顾央票的发行历史,我们发现央票的发行,其根本的目的是在于流动性的回收,而非对市场利率的调控。特别是汇率改革启动之后,大量的热钱流入国内,更促使央票的大规模长期限发行。2004年底第一只三年央票发行之后,央票更是被看做是替代存款准备金率的微调工具。虽然有的时候二级市场利率大幅波动时期,央行会对央票的发行利率进行适当的干预,但这都属于从属于数量调控的次要目标。

  当下,宏观经济过热的风险已经悄然转向紧缩的风险,为了让银行体系内部的流动性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保证宏观经济的增长,央行已经没有理由继续大规模紧缩流动性。因此继停发3年央票之后,1年央票和3个月央票也改为隔周发行,且发行量大幅度减少。我们相信,只要央行继续以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为目标,央票的供给量还将继续减少。银行间债券市场可能将会渐渐步入没有央票的日子。

  国债和金融债,应该会再度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主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