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CPI数据提前消化 债市继续飘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 03:50 第一财经日报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7年的经济数据,去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幅达到6.5%,居于去年全年的次高位置,去年CPI增幅达到4.8%,比上年提高3.3%,显示通胀压力的加大。但由于市场对这一数据已有所预期和消化,昨天债券市场继续上涨,延续年初以来的回暖态势。

  股市动荡凸现债市避险性

  上证国债指数连续第三天飘红,昨天收盘于111.52点,上涨了0.1%。中债银行间总指数当天涨幅达到0.26%,收于115.5027点。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市场对于去年12月份CPI将继续维持高位已早有预期,因此该数据的正式公布并未给市场带来较大影响。目前市场更加关注今年通胀形势的变化以及紧缩性政策的取向。

  在富裕的资金面下,近期一系列形势的变化又显示出了利好债市的一面,推动了债市的回暖。

  本周全球股市的暴跌使得债市作为资金避风港的作用再度显现。我国A股市场和交易所债市之间也显示出了“跷跷板效应”。此外,部分避险资金也可能选择从股市撤出而转投债券和货币型基金,银行间债市也会受到该部分资金的推动。

  美联储降息带来转机

  另外,美联储的紧急降息也似乎为我国债市带来了转机。

  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美国大幅降息使得中美利差倒挂局面进一步加剧,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我国央行的加息空间可能会受到限制。此外,目前来看美国经济在次贷危机后面临衰退的可能性很大,外部需求的下降将会影响我国出口,我国过热的经济可能由此降温,那么今年“从紧”的政策倾向也可能随之改变。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师王庆日前就表示,如果中国经济因美国经济衰退而冷却,今年央行加息次数可能为零。此前他预期央行今年会加息两次。

  宏观政策面临不确定性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宏观政策是否会因此很快转向仍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申万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指出,我国货币政策具有独立性,如果通胀压力没有缓解,央行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很大。此外,在我国经济没有显示出由过热转向趋冷的迹象之前,政策取向可能并不会很快改变。

  兴业银行分析师鲁政委日前撰文表示,由于翘尾因素高企,食品价格上涨,今年1月份CPI可能重回6.9%左右的高位。如果CPI破6.9%,央行迫于稳定预期压力仍可能再度加息。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昨天表示,今年宏观经济政策要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这样一个总的指导思想下,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尽可能地减少美国经济减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来看市场对于未来的紧缩预期也并没有缓解。当前债券市场热点仍主要集中于流动性高的国债和短期券种上,显示市场心态仍然谨慎。


郭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