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07年利率互换市场回顾:发展快速 套利机会频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 10:3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中信证券胡航宇

  备案机构增多

  最新公布的统计显示,利率互换备案机构总有64家:32家外资、2家政策性银行、四大银行及邮储银行、11家股份制银行、5家保险、7家证券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证券公司是第一次出现的非银行类机构。各机构占比如图所示,其中外资机构占比下降,其它机构占比上升迅速。

  随着备案机构的逐渐增多,市场的逐渐扩大,以及市场对利率互换交易熟悉程度的加强,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交易量逐渐放大。下半年以来,利率互换每月成交量基本上稳定在200~300亿的水平(7月份例外)。

  从交易品种来看,以7天回购挂钩的利率互换成交占总成交的一半以上,其余为挂钩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和Shibor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广下,Shibor逐渐发展成为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受此影响,挂钩于Shibor利率的利率互换成交量大增,尤其是下半年以后,随着以Shibor为基准的浮息金融债的大规模发行,挂钩于Shibor的利率互换逐渐超过挂钩于1年期定期存款的产品而成为利率互换市场的主流产品。

  目前来看,利率互换的成交期限主要集中在5年以下品种。其中1年品种成交最为活跃,其次是3年和5年。1年以下居多主要是利率风险较小,适合市场发展初期进行尝试性交易。

  走势与国债相似

  今年以来互换利率的走势与国债利率趋势基本相似,即上半年曲线大幅上移增陡,下半年曲线变平。而不同之处在于,从全年来看,互换曲线呈现陡峭化上移,而国债收益率曲线则呈现平坦化上移的态势。

  具体来看,跟年初相比,挂钩于7天回购利率的1年互换利率上升了80bp,5年互换利率上升了90bp,而10年期互换则上升了105bp。比较而言,1年期国债则上升了170bp,5年期国债上升了160bp,10年期国债则上升了145bp。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境内利率互换市场和境外离岸市场高度相关,两个市场互换利率的走势经常完全重合。

  套利机会较多

  由于我国利率互换市场仍处发展初期,因此市场存在着较多的套利机会,如在年初的时候,互换利率与同期限的金融债收益率相差无几,这时投资者买入浮息金融债,卖出相同期限、相同浮息基准的利率互换(收固定互换利率,付基准浮动利率),相当于买入固息金融债,而收益率则明显要比单纯买入固息金融债要高。

  年底时,考虑到金融债收益率要普遍高于同期限的挂钩于7天回购的互换利率70bp左右,这时投资者可考虑通过7天回购融资买入固息金融债,同时建立付互换利率、收7天回购的组合,这样投资者将能套取固息金融债与同期限互换之间的利差。

  现存的主要问题

  (1)基础法律不健全。目前国内大的法律环境尚不健全,如关于净额抵消(Net-ting)、质押等法律地位没有保障。

  (2)货币市场基础不牢。没有一个货币市场利率指数,既能反应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又有大量的资本市场工具与之挂钩。当前的FR007(波动性较高)和Shibor(易受操纵)指标尚存在一些缺陷,与FR007和Shibor挂钩的固定收益产品数量和品种非常有限,挂钩的贷款也未出现。

  (3)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尚低。利率互换是目前跨期最长的远期业务。银行间市场推出的买断式回购、远期交易等包含信用风险的跨期类业务均期限小于一年,而利率互换理论上讲没有期限限制,如国外市场最长可以到30年。

  在这种情况下,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评估、管理和监控非常重要。而我国由于所处历史阶段,现券交易是银行间成员的主要业务,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也没有出现可以覆盖大部分交易成员的、为市场普遍认可的信用评级体系。

  (4)会计问题。衍生会计的问题实质是信息披露。当前套期会计没有得到普遍采用。新会议准则虽然已经公布,但尚需要一个接受的阶段。相比之下,国外会计体系已经较成熟广泛使用,如金融会计标准委员会制订的FAS133、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发布的IAS37和IAS39等规定,明确了衍生产品定义及其外部信息披露准则。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