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债市不确定性增多:是等待也是煎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05:1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东莞商行 杨鹏

  随着央票利率的企稳和回购利率逐渐回落,债市摆脱了前期连续下跌的阴影,进入了盘整状态。但是从市场来看,一级市场的配置资金虽时常发力,但是总体上也仍是不断推高收益率曲线,且其作用往往是体现在长债上,本周二级市场成交虽略有活跃,买盘稍有增加,但能力仍然有限。

  年底之前,是否能够摆脱弱市状态、出现相当幅度的反弹也是各个机构心中常悬的难题。从多空因素对比上看,我们不得不保持一个谨慎的心态来面对债市,年底之前,做多的理由似乎仍旧不充分,但是如果在长债上选择建仓,犯错的空间也并不太大。

  我们认为,从短期因素来看,弱市状态的根基主要在于两个,一个是对于基本面尤其是通胀的不确定,另一个是IPO效应下的流动性恐惧仍未消散。

  继10月通胀再平高峰达到6.5%时,年内新涨价因素已经悄悄攀升至4.8%,因此单从11月而言,通胀指数不容乐观,我们预测大概位于6.4%-6.7%之间。而从长远来看,我们更加关注的是,随着资源价格改革的推进和PPI的逐步走高,物价的结构性上涨是否有蔓延的危机?我们认为,这需要对后3到4个月的进一步观察,市场的不明朗情绪也大抵在此。

  从9月至今,市场一直被IPO效应所笼罩,随着债券存量在银行间市场的重新分配以后,中小机构的债券存量大大减少,流动性的压力已经明显减少,但是心理影响犹在。尽管央票的大幅上调对于债市起到了较为明显的稳定效果,但在后继还有数只大盘股可能在年末和明年登场的背景下,机构做多的呼声仍旧不高。近期传闻IPO制度可能会再度改革,如果能够在管理层的协调下驱散IPO的阴影,中短债的活跃度将会大幅提升,而这同样也是不明朗的。

  因此,就我们所指的短期因素而言,不明朗因素居多,债市难免会出现观望的情绪,在IPO接二连三的背景下,弱市的小幅盘整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无论对于多方和空方而言,可能都是一种煎熬。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