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开行浮息债遭遇前冷后热 75基点利差高于预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03:4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王辉 上海报道

  国家开发银行昨日上午在银行间市场招标发行了2007年第二十四期5年期浮动利率金融债券,本次债券基础发行规模为200亿元,基础利率为央行规定的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当日的投标中,国开行本期浮息债遭遇“前冷后热”,基础投标大受冷落,但在追加发行中却备受热捧。市场人士表示,本期浮息债颇有些戏剧性的发行情况,一方面显示出机构对后市仍十分谨慎,另一方面也显现出当前市场资金仍较为宽松。

  在昨日国开行第二十四期金融债在首场基础招标认购中,由于受到当前市场紧缩预期影响,机构认购十分清淡。数据显示,首场基础投标认购倍数仅为1.42倍。而在75基点的利差水平公布后,多家机构纷纷入场参与其追加发行的认购,参与第二场100亿元追加发行的资金共计370.4亿元,认购倍率达到3.7倍以上。

  平安

资产管理公司交易员郑宇光表示,本期浮息债最终中标利差为75个基点,大大高于此前市场60个基点左右的预期,而正是由于本期债券具有一定投资价值,才导致追加发行时机构认购踊跃。郑宇光同时认为,目前市场对于紧缩政策的预期仍十分强烈,本期国开行浮息债的“前冷后热”并不代表机构买券的真正热情。

  本月7日,农发行在银行间市场进行的120亿元3年期浮息金融债券招标发行中,仅有148.8亿元参与了投标,1.24倍的认购倍率也一度创出近两个月的新低。发行结果显示,本期金融债招标中70家应参与投标的机构中仅有不到一半机构参与了投标,这也是今年以来浮息金融债发行中较为少见的情况。而在发行受冷落的背景下,当期浮息债中标利差则高达55个基点。

  一些机构交易员表示,最近两期金融债的发行结果显示出机构较为强烈的悲观预期。在10月CPI、信贷、贸易等数据相继公布后,机构普遍预期年内央行至少还有1次加息,此外,同资金的紧缩相比,目前一级市场上的新债供应量年内仍将维持较高水平,这些因素都将继续压制市场逐步走暖。

  昨日,受部分中期品种上扬推动,交易所国债指数小幅走高。但分析人士指出,国债市场后势依然不容乐观。昨日交易所国债市场全天成交6.8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4.69亿元的量能大幅放大五成,但指数则基本没有因成交量的放大而受到推动。上证国债指数收报于110.11点,微涨0.01%。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同9月末相比,10月国债收益率曲线平均上升17.91个基点。其中国债收益率曲线短端上升幅度大大高于长端,短端上升大约40基点左右,长端波动范围则在5个基点以内。分析人士表示,作为债券市场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债收益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机构对后市的看法,预计年内国债整体收益率水平仍将有所上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