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关注脆弱的银行体系流动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 05:4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兴业银行 张一格

  9月、10月大盘股发行密集,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屡创新高。除了新股申购收益的影响外,脆弱的银行流动性体系也应是导致回购利率飙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脆弱的流动性就是指流动性极容易受到外部事件的冲击,出现突然的紧张。

  存款活期化

  随着近两年来股市的持续向好,居民不断将储蓄存款向股市转移,居民存款转化为同业存款。这表现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则是同业存款急剧增长,而一般存款增幅有限,存款活期化的趋势明显。存款活期化对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是资金来源的短期化,加剧了此前就已经存在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风险。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短期化和受新股申购影响的不稳定性又影响其资金经营,加剧了资金的波动。

  可用资金向大行集中

  我们定义“可用资金增量”来考察商业银行体系内资金的松紧状况,“可用资金增量”为一个时期内“银行一般存款增量+同业往来增量-贷款增量-买入返售资产增量-缴纳法定存款

准备金”,“可用资金增量”衡量商业银行某个时期内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增量情况。我们选取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观测样本,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深发展、南京银行作为中小型商业银行的观测样本,考察自2007年初到2007年三季度末“可用资金增量”的情况,数据来源均为以上银行公开的年度、半年度和季度报告。

  我们对两个时间段进行了考察,整体看,中小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增量在持续减少,而大型商业银行的情况要好于中小商业银行,这种情况长期的积累最终造成的后果则是市场可用资金向大行集中,中小商业银行捉襟见肘。

  2007年初-2007年中,这一阶段同业存款成为和一般存款同等重要的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资金来源较为充裕,所以配置了大量的流动性较差的贷款和返售资产,对可用资金形成挤出,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也占用了商业银行的部分资金,为下一阶段流动性加剧紧张埋下了伏笔。

  2007年中-2007年三季度末,这一阶段市场已经感受到可用资金向大行集中的趋势。从统计数据上看,尽管大型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增量减少,但幅度要小于中小商业银行,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受第三方存管实行的影响,中小商业银行同业存款增长缓慢,部分同业存款流向大行;第二,尽管这一阶段中小商业银行贷款扩张大幅放缓,弱于大行,但买入返售资产这一项中小商业银行仍保持在高位,可用资金增量继续减少。可用资金在大行和中小商业银行之间分布的不平衡,使资金定价权的掌控集中于少数机构,大行的博弈能力进一步提高。

  重视银行体系脆弱的流动性

  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短期化,另一方面,这部分短期的资金还不断向大行集中,大行根据自身的流动性管理要求留存资金,中小商业银行配置上向贷款等倾斜,造成整个银行体系可用资金的减少和分布的不平衡,最终导致银行体系脆弱的流动性。这种脆弱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市场回购利率的巨幅振动,9月、10月的大盘股发行时期,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一度达到10%以上的高位。

  商业银行应充分重视脆弱的流动性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风险,找准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合理配置贷款、债券等资产,预防流动性危机的发生。9月、10月以来,债券收益率曲线短端上升很快,即使在新股申购结束之后短期收益率也居高不下,整个收益率曲线呈现平坦化趋势,应该说这是银行体系脆弱的流动性带来的后果,是对前期短期债券收益率和贷款利率差距过大的一种修正。

  从目前的情况看,央行回笼流动性以压制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货币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理性的中小商业银行为储备流动性,贷款投放的意愿和能力可能会有所减弱。如果央行意识到银行体系脆弱的流动性,在未来的货币政策运用中,将可能采用更加关注脆弱银行流动性体系的合理调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