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特别国债发行方式特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4日 05:39 第一财经日报

  晨钟

  特别国债不仅发行目的特别,发行方式特别,其所涵盖的经济学以及金融学意义也颇有特别之处

  特别国债的发行方式于近日揭晓。但“一日之内,几易其手”的方式,也惹来不少人的困惑。其实,繁复的操作,只是考虑多方面因素之后的妥协之计,并未改变发行特别国债的初衷与本质。

  8月29日,财政部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向境内商业银行发行了6000亿元特别国债。而就在同一天的稍后时间,央行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将6000亿元的特别国债从这些商业银行手中买入。这样一来,市场只是“吃了吐”,国债并没有真正被消化,还是被握在国家手中。

  本来发行特别国债的目标之一就是控制货币流动性泛滥,但依目前的状况,市场的流动性并未受到任何影响。

  遏制流动性泛滥,实际上是发行特别国债的长期目标。央行将特别国债纳入囊中,只是避免对目前流动性产生过大影响的短期操作。而将特别国债分期适时注入市场,才是以后央行针对特别国债的工作重点。

  之前,很多人猜测特别国债会直接向央行发行,因为“这样无论从操作程序还是成本来看,都是比较可取的”。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央行“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且不论这条制定于1994年的法规合理与否(美国中央银行可以直接购买美国国债),这次特别国债的发行方式就规避了与《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冲突。

  既然特别国债以后将部分替代央行票据,成为回收货币,控制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工具之一,那为什么不直接向市场发售呢?毕竟这次

财政部为筹备外汇投资公司所筹集的6000亿元不是个小数目。如果直接向市场一次性筹集,必定会对市场现有的流动性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对整体的宏观经济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正是基于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特别国债的发行采取了这一迂回的方式。

  当然,特别国债最终将会回到市场的流通之中。但这个过程将是逐步的,如果控制得当,将会缓解目前存在的流动性过热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过热等问题。

  以前央行回收流动性,主要依靠票据的发行。但票据在回收流动性方面存在某些不足。比如票据的偿付期限一般比较短,即使是长期品种,也只有1年到3年。如果票据到期时,市场上仍然流动性涌动,那么央行将不得不再次发行票据。这样的重复操作将提高央行的操作成本。

  而国债的偿付期限就比较长,例如这次发行的特别国债的偿还期限就是10年,从而可以避免短期的反复操作带来的不便以及成本的提高。

  除了成本的问题,以特别国债筹得的外汇资金的投资范围可以超越外储的投资范围,拓宽外汇的投资渠道。中国的资本和贸易的双顺差,以后也将体现在外汇投资的增加,而相应地抵消

外汇储备数量的增加。

  另外,通过特别国债发行,财政部不仅和央行分担外汇的储备成本,以后也将在外汇投资方面尝试新的途径。两者在外汇管理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竞争,也势必会为国家以及国民带来更多的财富增值。

  总之,特别国债不仅发行目的特别,发行方式特别,其所涵盖的经济学以及金融学意义也颇有特别之处。(作者为北京集成创新经济咨询中心研究员)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