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2日 05:2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国海证券固定收益研究所杨永光

  股市生病,债市吃药,这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调控政策的影响规律。每一紧缩性政策,往往直接影响债券市场的资金供给和债券收益率预期。但由于我国银行资金不能直接投资于股市,债券市场资金收紧并不直接影响股市的供给。此次央行的“组合拳”着实让债市措手不及,而它对股市却只能算是一次警告。

  上周五晚,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宣布了三项重要的货币政策。我们认为,央行此举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价格和数量的紧缩工具,回收流动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同时不排除有警告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的意思;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放大汇率波动区间的举措为5月22日的中美战略对话营造良好的对话环境。

  政策意图解析

  (1)加息的意图

  利率上调0.27%,不会根本改变储蓄存款流向股市的趋势,也不会改变存款活期化的趋势。因此,央行加息的意图主要是为了扭转居民储蓄存款“负利率”的现象,为资产价格的上涨敲响警钟。

  由于在此之前,市场普遍预期贷款利率上调0.27%,存款利率上调0.54%的幅度,而实际上贷款利率仅上调0.18%,存款利率上调0.27%,小于市场的预期。同时,在央行加息的公告当中,也没有提到资产价格的字样,因此这说明央行上调利率的动机并不是想打击股市。如果单纯想给股市降温,就不会同时出台

汇率方面的政策(汇率政策利好于股市)。

  存贷款的不对称加息,体现出央行试图通过减小存贷利差来抑制银行的贷款冲动;同时,通过提高长期定期存款利率来稳定银行资金来源,减少整个银行体系的信贷风险。

  (2)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意图

  央行为何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点是本次出台政策当中最难理解的一点。因为5月15日刚刚调过一次,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又宣布再上调,看似不符合央行“稳健”的原则。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当前市场资金并不宽裕,7天回购利率还在3%左右,表明市场流动性不是很多,在此情况下运用数量型调控工具,确实很难让人理解。

  我们认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一次预调,主要是针对6月份到期央票的。据统计,6月份央票将到期数量为4400亿,是年内央票到期规模最大的月份。届时,随着到期央票的增加,市场资金面将会好转。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事先做好防止6月份流动性过多的举措,从而防止6月份银行信贷的反弹。

  (3)扩大汇率日波动幅度的意图

  央行一直担心过快的升值速度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会对诸如纺织行业等一些外向型行业造成较大的冲击。但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观察,在

人民币升值了5%之后,中国经济还是快速发展,各个出口行业的行业利润率未见明显减小,中国企业已经对升值环境表现了明显的适应性。在当前经济面临过热的背景下,适度放开汇率波动幅度,稍微加快升值速度,有助于平抑经济的过快发展。

  特别是中美第二次战略对话即将展开,放开汇率波动幅度可以为双方营造更好的对话条件。此次放开至千分之五的新波动幅度,更多是政策上的引导和暗示,从表面上来看意味着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

  政策出台时机

  从政策的组合来看,汇率政策的出台更为紧迫,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政策的推出较为仓促。

  当看到此次央行推出如此之多的政策调整之后,我们的一个想法就是:在这三个政策当中,谁是起主要作用的?谁是起配合作用的?为何把这三个政策捆绑到一起公布?

  上调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防止6月份信贷反弹。由于距离前一次上调准备金政策的时点太近(前一次上调时点为5月15日),目前公布该政策的时机并不成熟。加息,距离上一次时间也较短,仅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么短时间内加两次息,在历史上是没有的,我们认为加息应在物价或二季度GDP再次上扬的情况下更为合理。而放开汇率日波动幅度,是三个政策当中最为急迫的,因为中美战略对话即将展开。

  正常的进程,央行应在上周五宣布放开人民币日波动幅度,然后到6月中旬在市场资金面好转后宣布上调准备金率,最后到三季度后半段因物价或投资反弹原因再宣布上调利率。

  为何把三者捆在一起公布,为何要提前公布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的政策,我们认为是由于股市的原因。

  如果仅公布汇率新政策,将会给市场带来人民币会加速升值的预期,就会大大利好于股市,可能会造成

股票价格的大幅上涨,加大市场的“泡沫”。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央行被迫提前公布了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的“利空消息”,以抵消汇率新政的利好作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反倒会给股市和房市降温,达到警告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的目的。

  政策“组合拳”的影响

  对债券市场而言,影响很大。利率上调将整体提高债券收益率水平,而且由于此次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相对较大,因此势必会提高银行对中长期债券收益率水平的预期,收益率曲线将越发的陡峭化。

  加息后市场将趋于明朗。前面我们判断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政策是提前出台,这就意味着未来一两个月内将不会有重大的调控政策的出台。同时,我们预计5月份的新增贷款数、CPI和二季度GDP增速很可能会下降,届时加息的预期会减少。

  因此,我们认为“组合拳”的出台,可能会对市场造成短期的冲击。但在此之后,债券市场将迎来一段难得的“喘息机会”。

  后期政策展望

  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对银行的利润增长影响不大,不能有效降低银行的贷款冲动。央行有意减小银行存贷利差,目的是想通过减小银行的贷款收益来降低银行的贷款规模。但我们认为,没有同时上调活期存款利率是此次利率调整的失策,不能真正起到减小存款利差的作用。

  截止至2007年一季度末,定期存款占存款总规模的51.7%,我国银行定期存款总规模(包括企业定期和居民定期)与活期存款总规模大致相当。粗略估算,对银行而言,一方面贷款利率上升将增加活期存款的收益水平,另一方面将减少定期存款的收益水平。因此综合来看,一增一减,在上调利率之后银行的贷款收益未见明显减少。

  因此,在当前的利率体制下,存贷利差没有真正减小,抑制银行的放款冲动还得需要诸如“窗口指导”、“定向票据”等非市场手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