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又见民企短融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东东

  在短融券接连出现问题后,民营企业发行短融券已经成为行业内一个非常谨慎的话题。特别是对于一些银行的投行部门,在经历了一些发行困难后,对民企抱着观望和暂缓的态度。不少机构想等到原有的问题得到解决或找到解决办法后,再对已有的项目进行操作。辽宁忠旺在周三打破了民企短融券发行的沉默。但相对于其他品种的发行利率而言,其发行成本较高,据说可能在4.9%附近,创下短融券发行以来的最高收益率纪录。

  短融券作为直接融资的一大创举,对大型企业而言是对间接融资的补充,对财务结构的优化。但在银行融资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自身实力并不强,在面临调控时,融资能力受到影响。短融券发行的相对便利性就成为其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4.9%的发行成本,加上发行费用,再加上发行到期前后的短期空置时间,相信对企业而言,其财务成本已经基本上达到贷款水平。另外,央行出于防止出现发新还旧的考虑,在老短融券到期后,间隔一断时间才能发行新券,这样又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减低了短融券的功能。

  短融券的创新意义不光在于构建了一个新的直接融资的渠道,同时在于可以培养市场的风险意识和投资主动性,对品种的自我判断力。按目前的方式,大家都回避可能存在风险的企业,把目光和资金重新全部集中到有政府信用或者准政府信用的企业中,无疑增加了市场的隐性风险,而且有悖于创新的精神。如果能充分运用利率的作用,对定价进行改革,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本次辽宁忠旺短融券,据说在发行上进行了充分的安排,主承销商承担了相当的融资压力。所以说这次发行利率可能并不能代表市场的要求,而对企业来说,其融资需要也可能允许其支付更多的成本。如此,市场化的定价将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