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混合资本债券:新资本补充的救命稻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 11:24 金时网·金融时报

  作为兴业银行董事会秘书的唐斌,这两天心情应该不错。

  9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兴业银行发行40亿元混合资本债券;27日,2006年兴业银行混合资本债券以配售方式在全国银行间市场顺利发行,并受到投资者的踊跃申购。作为资本补充的金融创新工具,混合资本债券的发行对商业银行意义重大;而作为这一创新的始作俑者和大力推动者,兴业银行在其中饰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此次拔得头筹并以最快速度发行,当在人们的意料之中。

  事实上,按照唐斌的说法,有关混合资本债券发行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工作,兴业银行早在2005年初就开始进行了,而当时国内大部分人包括商业银行高层对这一工具的认知还几乎是空白。此后,经过与监管部门以及投资机构的多次沟通和商讨,2005年12月

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商业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补充附属资本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用于补充附属资本,同时批准了兴业银行发行40亿元人民币混合债券。记得当时记者就此事采访唐斌时,他曾表示希望在年底前顺利发债,从而使得已经低于监管要求的资本充足率能因此有效提升。不过,由于混合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尚需得到人民银行批准,而出于谨慎考虑,直到今年9月6日央行方下发11号公告,对商业银行混合资本债券进行了说明和规范,并就混合资本债券的发行方式、信用评级、信息披露、风险揭示等方面对商业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进行了规定。至此,兴业银行混合资本债券终于在前后酝酿了两年之久后破壳而出。

  借混合资本债券解“燃眉之急”

  作为整个项目的牵头者和具体执行者,唐斌在欣慰和兴奋之余,内心也颇感无奈。

  近年来,兴业银行业务发展十分迅猛,资产规模在2005年底已达到4700多亿元,与此同时,规模扩张带来的资本金充足率下滑也日益显现。据了解,2005年中期,该行资本充足率已滑至8%以下,由于资本金补充无门,为了满足监管部门对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兴业银行只得大幅控制和收紧下半年业务发展规模。事实上,这一现象并非兴业银行独有,包括上市银行在内的大多数商业银行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扰。根据已经披露的上市银行2006年半年报,招行、浦发、华夏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36%、8.20%、8.01%,逼近8%的最低警戒线,而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则降为7.46%,深发展只有3.58%。补充资本金已成为这些银行的当务之急。

  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渠道相当有限,不外乎三方面来源:一是利润留成,依靠自身的积累;二是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次级债来补充资本金;三是私募扩股,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或原有股东增加投资来达到增加资本金的目的。但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这三条途径都存在现实的障碍。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盈利水平的限制,国内银行依靠自身积累补充资本金的能力不足;其次,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融资规模有限,而每年银行要弥补的资本金缺口约2000亿元,这相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过于巨大的数字。特别是近年股市低迷加之再融资让位于股权分置改革,更使银行资本金补充遭遇瓶颈;至于引资或向老股东增资扩股,也并非容易之事,需要政策和环境的配合。如此说来,银行有强烈的动因去寻找和打通新的资本金补充渠道,在这一形势下,混合资本债券这一已在国际上为银行普遍采用的融资工具开始显现出它的独特优势,一时成了国内银行的“救命稻草”。

  据唐斌介绍,混合资本债券是针对巴塞尔资本协议对于混合(债务、股权)资本工具的要求而设计的一种债券形式,所募资金可计入银行附属资本。与银行此前发行的次级债相比,混合资本债券具有较高的资本属性,当银行倒闭或清算时,其清偿顺序列于次级债之后,先于股权资本。此外,混合资本债券在期限、利息递延、吸收损失等方面具有许多特征,如债券期限要求在15年以上,且10年内不得赎回,10年后银行有一次赎回权,但需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发行人可延期支付本金和利息,递延的利息将根据债券的利率计算利息等。按照规定,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而包括长期次级债务和混合资本债券等在内的附属资本总额不得超过银行核心资本的100%,这样一来,只要银行次级债和附属资本中的其他组成部分的总和没有达到核心资本的100%,其余部分都可以通过发行混合资本债加以补充,这就是使得那些已经用足次级债发行额度的银行重新获得了一道补充资本金的途径。

  为资本补充渠道再开一扇大门

  尽管对于发行混合资本债券的银行来说,需要支付高于次级债的利率,但这一创新资本补充工具仍然受到银行的青睐。自去年底政策放行后,多家银行都表示出了对混合资本债的兴趣,据了解,民生银行董事会已于今年4月批准该行发行43亿元、15年期的混合资本债券计划,而华夏银行也在业绩报告中提出,希望借助发行混合资本债券补充资本金。当然,由于混合资本债券所具有的资本属性,为保护投资人利益,监管部门对发行银行的资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核心资本不低于4%,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以及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分,风险监管指标符合监管机构规定等等……这就使得不少不符合相关要求的银行被挡在了市场的门外。

  不过,随着股改的顺利完成,再融资闸门重新放开。无论是招行的H股上市,还是民生的定向私募,又或者兴业的即将首次公开发行,都使得人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股票市场。而此时兴业银行率先获准并迅速发行40亿元混合资本债券,可以说是对创新资本金补充渠道的重要突破,同时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也将带来积极影响。尽管如此,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兴业银行此次债券发行能否获得投资者认可,才是这一金融工具创新取得成功的“试金石”。之前,市场人士对此也是各执一词,有人认为,混合资本债券的出现丰富了市场中长期品种,符合银行间市场发展和投资者的需要,因此会受到市场欢迎;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混合资本债券期限长,破产清偿顺序仅在股权资本之前,风险较大,投资者未必看好。

  而申购首日的实际情况表明,兴业银行此次发行相当成功。当日记者从该行有关人士处了解到,在总额40亿元的债券中,固定利率品种30亿元,浮动利率品种10亿元,根据簿记建档结果,固定利率品种申购总量达51.75亿元,申购倍数达1.725倍,初始票面利率为4.94%;浮动利率品种申购总量达19.05亿元,申购倍数达1.905倍,初始票面利率为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加基本利差1.82%。对此,唐斌在电话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一方面,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中长期债券供应明显偏少,而各类机构对长期债券的需求很大,尤其是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这样,期限较长且绝对收益较高的混合资本债券自然成为较理想的投资品种;另一方面,投资者对风险的看法也有所变化。由于监管部门对发行人制定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且债券存续期在银行间市场挂牌交易,信息公开透明,因此很多投资者认为风险并没有此前预期的大。“当然,兴业银行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以及未来的成长性,是本期债券赢得市场和投资者认可和信赖的关键因素。”不过,据记者了解,由于保监会相关政策尚未出台,使得原先期待中的最大的投资机构———各保险公司无缘此次发行。对此,唐斌笑言:“如果保险公司加入申购的话,那发行情况恐怕会更为火爆。”

  混合资本债券的出现,为商业银行开辟新的资本金补充渠道打开一扇大门,而兴业银行40亿元混合资本债券的成功发行,则为其他后来者开了一个好头。至于混合资本债券是否会掀起新一轮资本补充的高潮,目前还是个未知数。但无论如何,建立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对于兴业银行这样的小银行来说,在混合资本债券这一资本补充工具创新中所进行的尝试、探索,或许比补充资本金本身更有意义。”采访时,电话那端唐斌的一番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渠道相当有限,不外乎三方面来源:一是利润留成,依靠自身的积累;二是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次级债来补充资本金;三是私募扩股,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或原有股东增加投资来达到增加资本金的目的。但目前这三条途径都存在现实的障碍,因此,银行有强烈的动因去寻找和打通新的资本金补充渠道。在这一形势下,混合资本债券这一已在国际上为银行普遍采用的融资工具开始显现出它的独特优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