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周洛华:不发展债券市场金融改革事倍功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13:38 每日经济新闻

  周洛华

  金融领域向来是银行、证券与债券市场三足鼎立,前两项目前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我们甚至认为,将银行的问题搞好了,我们就可以实现金融安全;把股市搞好了,我们就获得了发展。其实,构建安全的金融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的基石被忽略了,那就是债券市场。如果债券市场的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在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上花费的精力都是白费。

  我国银行热心于吸收存款,目的是放出贷款,赚取利差。这样的做法是有风险的,公众存款必须要还,而放出去的贷款未必能全额收回。我国银行这样赚取利差的经营模式属于风险不配比。国外的银行并不鼓励储蓄,他们只是“提供储蓄的便利”,一旦吸收了公众存款,他们很快就买入货币市场基金,形成对冲。而国外银行也是根据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水平,随时调节存款利率水平的。比如:货币市场基金年收益率为3%,那么银行开出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就是2.5%,银行赚取0.5%的手续费收入,属于中间业务收入。

  对于企业而言,应该通过债券市场融资,而不是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去获得银行贷款。企业债市场繁荣才是企业发展之福。市场将给这些企业以公开的评级和定价,鼓励这些企业规范运作,履行税收义务,使得其债券可以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评级。而企业债的发行,可以让银行减轻风险负担,否则全国经济繁荣时,银行效益上升;经济调整,银行就出现一大堆的不良贷款。

  最近有动议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也是积极构建我国债券市场的有利因素。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把银行当成提款机,反而造成了地方财政纪律松弛、银行风险加大的恶性局面。通过债券市场给地方政府融资,能够促进地方政府增加责任感,因为他们再也不能享受免费的午餐了。

  并且,债券市场还是银行贷款评级的参照系。

  钢铁、石化、

高速公路等递交给银行的贷款需求,每个贷款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水平都是不同的,怎么能够所有项目的贷款利率都执行一个标准呢?
银监会
虽然已取消了贷款利率的上限,但是银行在实际操作中还是经常给客户执行“优惠利率”。银行究竟如何确定各个项目的实际贷款利率呢?

  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债券市场,各种企业债券进行正常交易,银行在处理贷款申请的时候,就可以参照在债券市场上具有相同信用评级的债券当前交易价格的收益率,并以此作为对客户的贷款利率。这样做法并不会使银行承担额外的风险,因为健康的债券市场能够对同样信用等级的公司给出合理的估值。银行即便没有将这笔贷款打包出售给市场,也不必担心,因为他们承担了风险,也获得了相应的收益。而不再像现在这样,承担了企业倒闭的风险,却获得了远远低于这项风险所应得的回报。这样的话,我们的银行才真正安全。

  而债券与股市的关系,并非像不懂现代金融学的人误解的那样,发展债券市场将使股市的资金分流,导致股价下跌。债券市场的繁荣可以帮助股市形成比价效应,提升上市公司的

竞争力,最终提升股价。

  不发展债券市场,就谈不上银行的安全和发展;不发展债券市场,金融领域的改革将事倍功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