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实际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从紧货币政策仍将继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05:43 中国证券报

  中信证券 陈济军 马青 刘可

  前期宏观调控效果开始显现,投资、货币信贷等的增速均出现了一定的回落,物价走势更趋平稳。但针对性货币信贷政策不会退出,因为虽然CPI反映的通胀压力较小,全年CPI涨幅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是由于CPI没有反映不断上涨的房价,实际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8月物价走势趋平稳

  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3%。在7月份涨幅比6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后,8月份涨幅回升,符合人们的一般预期,但回升的幅度仅有0.3个百分点,十分温和,甚至没有回到6月份的涨幅水平。从环比来看,当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3%,尽管也与往年8月份价格的季节性变动趋势相符,但上涨的幅度则比历年平均水平低了不少。1998年以来,8月份的环比涨幅均值为0.7%,1995年以来则是0.8%,与此相比,0.3%的涨幅确实低了许多。

  全年CPI涨幅仍将较低

  第一,整个宏观形势的影响会在CPI上有所表现。紧缩调控对投资、货币信贷的抑制,除了直接降低PPI尤其是投资品价格的上涨预期、从而减轻上游价格对下游CPI的推动之外,还会因为银根的收紧,对CPI产生减缓或抑制上涨的效应。年内这种影响会逐渐表现出来。

  第二,从CPI构成来看,前期CPI涨幅上行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减弱。前期CPI的上涨,有油价上涨带来的交通运输等相关服务价格被迫上调的影响,也有水、电、气等资源价格市场化主动调整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服务价格的变动上。但今年以来服务价格相对来说是相当弱的,到8月份,服务价格涨幅的弱势回升已经告一段落,目前尚看不出未来几个月会有逆变的苗头。

  除食品以外的消费品价格,受市场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都很稳定,价格同比涨幅在零上下波动。这种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第三,可能的新生推动力量还未成型。对可能推动价格上行的新生因素,目前市场关注较多的是粮食价格以及相关食品价格的可能上涨。

  今年全国甚至全球的粮食生产形势,从目前各方面的分析来看,不如前两年。连续的丰年或许就此中止,国内粮食供求原本就是紧平衡,这样一来,出现粮价上涨的可能性确实存在。但媒体大肆渲染的局部地区旱涝灾害,究竟对全国的粮食生产有多大影响,还要待秋粮入库后才见分晓。即使对粮价及CPI产生实质性作用,也要到年底了。

  从9月份来看,食品价格的波动、黄金周前的消费旺季,可能仍是CPI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比涨幅将继续回升,有可能创近几个月的一个高点,预计涨幅2%。

  针对性紧缩措施仍要继续

  年内物价上涨的势头减缓,货币信贷政策下一步将如何表现?

  从8月份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7.9%,比上月放慢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5.6%,仅比7月小升0.3个百分点。当月新增贷款1875亿元,同比少增22亿元,改变了前7个月持续大幅增加的趋势。货币供应和新增信贷增长过快的情况双双开始改变,过多流动性在投资过热上推波助澜的不良作用初步得到抑制。但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不会因此而结束。

  央行负责人最近强调,是否要有进一步的政策出台,需看物价变动情况。显然,货币信贷政策一方面不能独立解决投资过快增长问题,另一方面,投资调控也不是惟一目标。物价调控始终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上述分析表明,8月份物价上涨势头已经趋缓,而且CPI全年的涨幅也不会太高,但是物价形势并非全无隐忧。CPI数据因权重问题,一向为各方所诟病。而给广大居民带来强烈冲击的

房价大幅上涨,更是不在CPI之内。中国人购房与国外不同,投资的成分少得多,主要还是一种超长耐用消费。老百姓为了“住”而节“衣”缩“食”,假如把已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的住宅购买价格计入CPI,相应减少食品、服装的权重,粗略匡算,2005年CPI上涨3%,而非1.8%。

  无论如何,以房价上涨过猛为代表的通胀,一定应该是央行考虑应对的问题。更何况,流动性过多、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以此而言,针对性的紧缩措施仍将是未来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