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8月宏观经济数据转好 节前市场将平稳度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特约撰稿 石鑫杰

  在央行连续宏观调控的压力下,信贷等领域出现了降温的态势,8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转好,且受节假日因素的影响,预期九月最后一周的货币市场将以平稳市场表现收官。但同时也不排除外汇占款量大、央行为应对未来CPI压力而进行适当调整的可能。

  8月,M2余额3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7.9%,环比下降0.5%;人民币贷款余额2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6.1%,环比增长0.2%;受人瞩目的8月份信贷数据为1875亿元, 同比少增22亿元;CPI同比上涨1.3%,虽然有所提高,但都落入市场成员普遍预期之中,且上涨的幅度相对温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开始显现。

  由于债券市场与宏观数据联动性高,因此,转好的宏观经济数据为市场成员的信心提供了支持。且6、7月份连续出台了两次存款

准备金率和一次存、贷款利率的上调等紧缩性货币政策,其密度和强度均是2000年以来的最高点。预计,为了防止经济大起大落,防止“一抓就死”的局面,央行的政策将进入相对缓和区,以烫平并观察连续的紧缩政策对市场经济带来的波动。

  据公开资料报道,工行将于10月底上市,将超越中行,有望成为全球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IPO发行。中行发行上市时冻结资金约5000亿元,以此推算,工行将要冻结的资金高达5500亿元至7000亿元。由此,债券市场势必分流出大量的资金,这将会引起央行的关注。此前在

中行上市时,央行在两周的公开市场操作均是净投放货币,因此,工行上市有利于降低紧缩性政策再次出台的几率。

  同时,节假日因素也是影响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临近国庆,居民存款减弱,提款的意愿增强,有利于减少银行的流动性。

  以上因素共同作用,预期央行的货币政策依旧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货币市场将平稳度过9月底,甚至在工行IPO之前,紧缩性的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另一方面,8月份贸易顺差188亿美元,创出单月最高的纪录,由此带来的外汇占款压力增大;9月到期央票兑付量为今年第二高峰,央行仅靠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货币的压力相对比较大。节假日因素也会在拉动消费的同时推动CPI上涨,因此不排除央行出台紧缩性政策的可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