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伟
“一个社会出现这么多年轻的‘月光族’和‘负翁’,是不正常的。许多社会学、心理学专家的研究都表明,负债就如失业一样,对个人和家庭影响都很大,更不用说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了。过分追求自己根本达不到的生活梦境,追求社会和自然资源根本不允许的挥霍浪费,对个人身心健康,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无益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黄平说
。
黄平告诉记者,中国高端奢侈品的消费者主要由3个群体构成,分别是:高收入群体、高知群体和青年人群体。这3个群体互相交叉,高收入群体和高知群体中有很多人是青年。在奢侈品消费者群体中,25岁以下的人占的比例很大,加入这个群体的人年龄越来越小,包括很多少年人。
黄平将人们对奢侈生活品的疯狂追逐现象称为消费主义。他说,现在25岁左右的年轻人,恰好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们的成长过程,几乎就是消费主义在中国从发轫走向流行的过程。他们没有在艰苦环境下生活过,受传统的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教育较少,而高消费的价值观和追求时尚的生活方式成为他们成长的环境。经历过坎坷的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往往不愿意子女再继续“吃苦”,使他们在消费观念上容易接受奢侈品,甚至超前消费、负债消费。而青年自身追求新奇、喜欢标新立异的特点,以及商家针对这些特点制定的销售策略,也使他们更容易成为消费主义的信徒。
黄平表示,在世界各国,青年都容易成为信奉消费主义的主要群体,但在亚洲、非洲等消费主义“后发”的国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因为在这些国家,欧风美雨往往容易成为青年人想像的美好生活的“样板”,而年轻人又往往有更多机会接触来自欧美的有关服装、化妆品、奢侈品的信息。
黄平将社会上的人分为3类,对奢侈品“可望而可即”的人、“可望不可即”的人以及“不可望更不可即”的人。其中,大多数农村居民属于最后一种;社会上的富人阶层是那些所谓“可望而可即”的人,虽然他们只占少数,但他们在这方面的表现往往具有“示范效应”;而那些处于“可望不可即”的人,往往以为自己有可能通过外在的衣着等来表明自己有资格进入奢侈品消费者的圈子,摆出自己已经进入这个圈子的姿态。“对那些在大都市生活而又并不属于富人阶层的青年来说,追求奢侈品消费也是为了追求心理上的平衡。”黄平这样评价“负翁”们的心态。
黄平指出,在引领青年群体向奢侈品消费主体移动的过程中,媒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媒体大量地对“成功人士”进行渲染,对时尚生活方式进行追捧,容易造成一种“羡富心态”,并刺激更多的青年人。“消费主义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欲望”,黄平说,“这些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既是时尚的引领者,同时又被时尚引领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