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网友戏言银行资金归集服务太残暴

2013年01月09日 13:59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曾索狄 报道

  “在银行,看到一个让所有已婚男士潸然泪下的功能……”一条本报记者无聊时随手转发的微博,却在一夜间意外被转发超过10万次,成为24小时内微博热门话题的第一名。而这条微博对于“丈夫上缴工资”的调侃,也引来网友集体讨论:银行的新功能能让你自动收缴丈夫的工资,这种功能,你会用吗?

  ■ 起因

  “资金归集”网银服务夺眼球

  昨天,本报记者在某银行办理业务,由于等待时间较长,无聊就顺手翻看柜台边摆放的宣传册,偶然被一项名为“资金归集”网银服务给吸引住了。

  根据这本宣传册介绍,你可以用一张银行卡管理数张银行卡 (同行或跨行),并自行设置归集规则,把其他银行卡内资金自动转到指定中心账户。宣传册中还附加几个“使用攻略”,其中一则最为夺人眼球:“欣妍和文浩新婚燕尔,小两口的财务决定由欣妍统一掌管,文浩每月发工资后只留1000元,剩余的钱全部转到欣妍的账户”,“只需设置一个保底金额,如1000元,X行将每天查询文浩账户余额,只要大于1000元,将把超出部分自动转账至欣妍的账户上……”

  想到“丈夫工资上缴”居然能以现代技术的手段得到保障,1000元零花钱看来又太微不足道,记者心想,这对“妻管严”的男士真是噩梦,因此忍不住拍下宣传册,发微博调侃:“在银行,看到一个让所有已婚男士潸然泪下的功能……太残暴了这个例子……”

  ■ 旁观

  “丈夫上缴工资”原是老话题

  意外爆红的微博,让记者在意外之余也产生了好奇:为什么这样一条普通的调侃,会引来如此多人的关注?

  翻查万余条回复,记者发现,微博网友几乎都将关注点落在 “夫妻地位”、“工资上缴”等问题上,有不少网友笑侃 “绝对不能转发给姑娘们看到”,也有点评称这是“妻子的福音”。相比之下,还有一类网友较中立,“而且为什么不是反过来呢?真心是地位决定思路。 ”还有网友急忙想办法支招:“会不会引发发工资前夕的消费狂潮?怎么也得把账户余额低于1000元。 ”

  看到种种回复,记者想到,这条微博真正触动网友心弦的还是 “男人婚后该不该上缴工资”这个老话题。之所以掀起如此轩然大波,只是因为,大家突然意识到,借助资金归集等现代银行服务,“上缴工资”变得太简单了,简单到似乎连网上所谓“如何让丈夫自愿上缴工资”的攻略都不再需要。那么,如果太太强制丈夫使用这项服务,是不是夫妻之间其实存在信任危机?夫妻问题,让现代科技干脆直接地介入,真的好吗?

  记者窃以为,谁管财务、上不上缴工资,需要夫妻间彼此信任,在互相沟通后再决定。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相处之道,有默契有共识,好服务和新科技能提供便利帮上忙;沟通不顺不认可,有新科技也没辙——悄悄换了银行卡,也不是难事吧。

  ■ 意外

  一夜间演变成营销事件

  没想到,这条纯为打发时间、博朋友一笑的微博先是被沪上知名论坛的官微发现并爆料,随后在短短一个小时内迅速转发,几乎每隔几分钟就有上千条增长,甚至引来很多微博大户的关注。

  仅在发布后的两个小时,这条微博有近万条转发,甚至引来李开复[微博]、巴曙松[微博]等大V的转发,巴曙松解释说其实许多银行都有这样的业务,并非某行专有。李开复则“添油加醋”地点评道:“新婚男士会恨死这银行的! ”随后,各类粉丝众多的营销微博和媒体官微都开始转发,转发和评论量呈爆炸式增长,晚上9点多左右,微博冲上24小时热门微博排名第一名。

  更意外的是,爆红之后,这条微博俨然成了营销事件。记者拍下宣传册的这家银行火速在微博上推出活动,邀请老公名为“文浩”的夫妻前来办理这项服务,礼品则是某电商的礼券,双方一唱一和,打起营销牌。这样一来,记者也收到不少有趣的网友留言,有的询问记者是不是 “银行的托儿”,有的甚至干脆上来就说:“要不要来我公司当文案?也做营销。 ”

  记者手记

  “微”力无穷

  从昨天16:14发出这条微博后,我收到无数好友的短信:有没有搞错,你红了!

  从发微博到感到意外,到后来的小自得,再到心平气和、无可奈何,身为一个纸媒从业人员,我第一次感受到“微”力无穷,也一度让我困惑:到底是怎么红的?

  平心静气地想,这条微博之所以会突然成了热点事件,首先得益于众多微博名人和营销类微博的“慧眼识珠”。其次,“上缴工资”也的确是家庭关系里的敏感词。最后,我无心插柳的“狠话”,如“潸然泪下”、“残暴”大概也有些吸引眼球。

  不过,这件事让我反思更多的是,包括我本人在内,网友在微博上对信息的吸收或许有点“随意”。因为即便是在巴曙松公开解释称多家银行都有这项服务,还是有很多网友视若无睹,对准这家银行一阵“痛批”。甚至还有网友评论提问:是只能管同行的卡呢,还是跨行也可以?其实,这样的问题上网一搜就有答案。

  当然,这都是些无伤大雅的事,但给我的警示却是在这个“微”力无穷的时代,或许下次转发消息时,需要多一些自己的判断,做了功课再发言。曾有网友说,现在在网上看到什么消息,最好放一阵子,想一想再转——因为那可能是谣言,也可能是漏了关键信息的片面之词。以此言与微友们共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政法工作会议提出将推进劳教制度改革
  • 体育林书豪哈登合砍50分火箭擒湖人获5连胜
  • 娱乐郭富城奔丧送准岳父 给熊黛林名分
  • 财经广州10亿烂尾楼幕后:黄光裕等71官商涉案
  • 科技专题:CES2013今日开幕 热门产品一览
  • 博客马未都:弃婴每月补助70元真让人心寒
  • 读书2012新浪年度"十大好书"出炉 榜单
  • 教育2013大学排行600强清华卫冕造富冠军
  • 育儿3岁女童遭后妈毒打身亡 颅骨被打碎(图)
  • 黄震:中国基金业为何频遭黑天鹅事件
  • 郭士英:美国债务上限的关键在哪
  • 王占阳:中国正在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春天
  • 刘远举:闯黄灯新交规是皇帝的新衣
  • 梅新育:反垄断域外管辖不能遗漏不宜过苛
  • 张五常:毫无约束的竞争会毁灭人类
  • 陈思进:欧美为何相继抛售黄金
  • 唐任伍:制度变迁是中国未来最大红利
  • 曹凤岐:城镇化不会推高房价
  • 但斌:我们可能将经历此生最漫长的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