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端理财品大戏悄然上演 小户抱团杀入共享收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5日 11:42  大河网-大河报微博
  上接B19版 

  □记者 王勇  【开场】

  理财江湖现状 高起点才能高收益

  记者获悉,银监会去年年底对一个月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进行重点监管后,今年以来银行一个月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急剧下降。数据显示,2011年9月,一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发行量为791款;而到2012年4月,该类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仅为73款。从产品收益率上看,大多数短期产品的收益率全线下跌。而进入5月,理财产品发行量下降的速度更快。记者特意以客户身份致电中、工、建、兴业等多家银行,发现与早前产品种类多如牛毛的情况相比,超短期理财产品的 “身影”越来越少。

  固定期限超短期理财产品“芳踪难觅”,对希望打理短期闲置资金的投资者而言,开放式和滚动型理财产品自然成为他们的“救火队长”。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开放式理财产品最短持有期限为一天,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可达3.5%。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各大银行的开放式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存在一定的出入。如工行灵通快线无固定期限超短期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9%,中行的中银日积月累-日计划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1%,农行的安心快线天天利滚利第一期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3%。总体而言,这类年化收益率在2%至3%的产品,只能起到临时安置资金的作用,并非理财上的长远之计。

  虽然短期理财市场受阻,但记者了解到,目前银行中带有“专属”字眼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仍高出了一般产品不少。多数能够达到5.6%以上,其中部分产品的收益率甚至超过7%。以同类型产品为例,部分银行对不同的客户是区别对待的。其中作为高端客户可以购买所谓的“专属”产品,收益率一般相差1%至2%。有银行相熟人士周霞(化名)私下向记者透露,之所以收益率高是因为银行让出利润保住这些固定大客户,这是各银行间的普遍现象。

  记者打探到消息,虽说随着国内降息预期的增强,目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均已普降,但是一些门槛较高的“专属理财产品”收益则还维持在5%甚至6%以上,相当诱人。记者看到,光大、民生等银行近期发行的高门槛理财产品收益均在5.8%-6.8%之间,认购起点分别在100万-500万元之间;而中国银行近期发售的一款96天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4.4%,认购门槛在200万元以上,令普通百姓望“槛”兴叹。“动辄几百万元的投入,根本就是有钱人的游戏。”打工一族陈先生又妒又恨地说,底层百姓对于实现财富增长有着更强烈的需求,但由于市场“追高弃低”,导致他们难觅有效的投资途径,走不出贫穷的怪圈。

  【演绎】

  抱团杀入高端产品 小户共享诱人收益

  作为理财江湖里的一名“江湖中人”,前不久,市民林先生应邀参加了银行举办的一款高端理财产品路演活动。这款产品设计为国内某企业股权融资,投资起点为300万元,投资期5年,可保证本金,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当然,最吸引投资者的是,投资期内如果企业成功在境外上市,投资者将有机会获得5倍收益。面对这样一个博取巨额收益的机会,林先生自然不愿错过,可手头的资金只有百余万元,离起购点还差得远。一筹莫展之际,四周一群陌生人的对话让他眼前一亮,“哈哈,都是道上的人啊”。“当时,几个素不相识的人议论着,这样的产品值得博一把,可就是投资门槛太高,每个人最多只能拿出几十上百万,都买不起。”林先生说,既然每个人单独都无力购买,何不把大家的资金聚到一起,集资购买,所得收益再按投资比例分配?在林先生的建议下,当即就有五六个人表示愿意尝试组团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如此抱团杀入高端理财产品市场的人士不断涌现,成为一道理财江湖里的亮丽风景线。

  记者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发现,面对这些诱人的“香饽饽”,有小部分年轻投资客也想到了抱团投资的方式,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成为杀入高端理财江湖的生力军。投资客邓光雄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同样的产品、相近的期限,高端理财产品的收益要较一般产品高出一至两个百分点!干吗要拒绝呢?”记者了解到,邓光雄会在投资前召开分析会,征求所有“投友”的意见,达成一致后就立即出手;同时,以手写凭据方式来确认收到的来款,方便日后“明算账”。邓光雄说,他们在短短2个月内,人均获得3万元收益。

  “高收益的高门槛拦不住我们。”为了在银行的理财产品上获得利益最大化,一些普通投资者开始选择“抱团”购买专属产品。刘女士成为某银行的贵宾理财客户还不到半年时间,她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取得“贵宾”资格要得益于朋友的“帮忙”。“我们都是一个小区的朋友,几个人都将闲散资金汇到我的账户上一起购买理财产品,自然获得了银行的VIP特权。”刘女士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之前常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7%、8%的短期理财产品已难觅踪影,但部分银行仍有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之上的理财产品,不过却动辄百万起售。还有一些只面对私人银行客户推出的信托、股权投资等理财方式,预期年化收益率均在8%左右,同样准入资金要求更高。刘女士介绍:“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期限,作为高端客户可以购买专属产品,收益率一般高1%~2%。于是我就想,能不能把自己的钱跟朋友的钱凑起来,以我的名义来购买高门槛的银行理财产品,获得收益后再根据投资比例分给大家?” 刘女士坦言,“一开始只跟一个最好的朋友凑了100万,试着购买了一款起点10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6.5%、投资期限90天的产品。到期后收益了1.6万,两人平分。”有了这次成功“抱团”理财的经验,有更多的朋友接受了这种“凑份子”式的理财方式。“现在我们8个人凑了300万,各家资金都专门写了凭据,公证过的。”刘女士说,因为她的时间比较充裕,便担当了主角向银行申请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类朋友之间“凑份子”的案例,仔细查看各大网站,可以发现类似理财规划的团购还真不少,除了银行理财产品,实物黄金、基金、保险、信托、私募股权投资甚至购买彩票,几乎所有投资理财工具都出现了相应的团购模式,既能够降低投资门槛,又能够减少交易手续费用。

  【谢幕】

  几人可在江湖笑 规则之下相忘于江湖

  江湖上演理财大戏,演员是各位“江湖人士”,他们的做法和操作模式和整个理财市场大环境冲突吗?各色人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游戏规则呢?记者就此咨询了银行相关人士。一股份制银行零售部负责人称,投资者集资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二次募集资金,是一种个人行为,目前在高端产品的销售中并不多见。由于是以其中一人名义购买,产品到期后分配资金时容易产生经济纠纷。一国有银行个金部陈姓经理则称,投资者组团买理财产品可共同在银行开设一个资金托管账户,交纳一定托管费,由银行统一管理,期满后再按各自投资比例“分红”。但需要指出的是,多数百万以上起购的都是信托、私募股权、定向增发类产品,银行只是这类产品的代售方,如果资金募集方不同意二次集资计划,投资者仍只能私下组团购买。这种看似精明的方式,在某些银行理财人士看来并不可取。金融理财师陆芸表示,虽然抱团理财有时能获得较满意的收益,但如果处理不慎也容易引起许多不必要的纠纷。陆芸分析,一方面,如果在抱团理财时有人急需资金,就会因提前将产品赎回而产生损失;另一方面,即使前期投资都没问题,如果所投资的产品风险较大,那在到期后收益万一达不到预期甚至亏损,也很容易产生纠纷。

  河南省某律师事务所律师杜先生认为,多位投资者集资组团购买理财产品,是将多人资金集中到一起,以其中一人的名义购买,所以购买前一定要签署集资理财的相关协议,写明每个人的投资额度及所占份额,以便获得收益后按比例分配,包括一旦出现投资亏损的情况,各位投资者如何承担损失。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如果只是口头约定,很容易引起经济纠纷。他还建议,投资者将自有资金转入委托购买者账户时,要保留转账单据,并签署集资理财协议,以此作为投资期满后分配资金的重要证据。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部分银行推出了特色服务“第三方账户”业务。投资者在银行各自设立一个账户,购买理财产品时,将钱打到一个有第三方监管的账户,钱会以这个账户的名义投出去。理财产品到期时,银行会自动进行本金和收益的分割,钱回到各自的账户,避免了权属风险,也避免了收益分配不均。不过,需要向银行支付一定比例的账户管理费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