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收费项目七年增十倍 客户吃不消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7日 07:52  海都网
  资料图   资料图

  海都网记者 李进

  关注理由:“贷款50万元,给5000元‘保管费’还不够,还要我买基金买保险!”昨日,福州吴女士拨打968111反映,银行一些收费潜规则让客户受不了。她说,监管部门正在规范银行收费,应该先弄清这些潜规则。

  日前,银监会“重拳”整治存贷款和服务收费两大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贷款定价提出了七项禁止性规定。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贷款搭售基金、保险等仍较为普遍;收费项目明码标价也不到位。

  银行普遍存在贷款搭售现象

  近日银监会下发的《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规定了“七不准”,即不准以贷转存、不准存贷挂钩、不准以贷收费、不准浮利分费、不准借贷搭售、不准一浮到顶、不准转嫁成本。尽管如此,目前多数银行贷款搭售现象依然严重。

  吴女士是福州的一个小企业主。她告诉记者,她和在榕一家国有银行签了5年的自动循环贷款协议,每年审批一次贷款。今年春节前,她刚审批了一笔50万元的贷款,“给了银行客户经理5000元‘保管费’,不给钱,银行就不给放款”。可银行客户经理收了5000元后,还要她购买5万元到10万元的基金,或者购买3万元、5万元的保险。现在这种股市行情,买基金肯定得亏;而买保险,10天后退保,又得支出3600元,“去年生意不好做,我的企业都是亏本的,我哪有办法承受这么多收费潜规则”。

  她算了笔账,她这笔50万元一年期贷款,今年的利息将近10%,比去年提高了2点多,每年利息要近5万元,再加上这些费用等成本,太高了。

  前几天,刚刚在该行办理了一笔贷款的李先生也告诉记者,他也被要求购买基金,为了能尽早获得贷款,他也给客户经理送了“红包”。 

  银行营业网点 明码标价不到位

  银监会于2月10日公布《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严令各银行总行以统一定价、公开透明的原则,在网上、营业厅公布收费价目和名录。

  近日,银监会对外发布《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对银行业系统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同时要求4月1日起各银行对于服务收费项目明码标价,3月底前,各银行须公布服务收费价目和举报投诉电话。

  昨日,记者走访了华林路、鼓屏路一带的银行,发现目前多数银行网点并没有在醒目位置公布收费项目及标准。在一家银行网点,记者看到,墙上确实有一份收费项目公示,但名目有限,很多收费项目并不在其中。

  在此前的采访中,在榕一家国有银行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收费项目太多,没法一一列在墙上,一般他们选择在网银上公示,或者在一些大的营业网点放置收费手册,市民可以找网点的大堂经理要求查阅。

  网站寻找收费公示 市民像在走迷宫

  可是,记者在采访读者投诉过程中,曾多次在银行网点要求查阅收费手册等,但都被银行网点告知没有。

  至于银行客服人员所说的收费项目在银行网站公布。昨日记者登录多家银行网站发现,收费标准并不好找。

  记者发现,没有一家银行网站的首页设有收费标准栏目,需要到下一级页面寻找,但各行情况又不同,有的银行列在“金融信息”栏目下,有的银行在“在线客服”里,有的银行则设在“电子银行”下。

  即使记者好不容易找到收费标准,但项目也不全,有的甚至连常见的收费项目都不见踪影。

  收费项目7年增十倍新规能否管得住

  2010年以来,信贷收紧使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利差收益缩水,中间业务收入成为各家银行看重的盈利增长点。

  银行开始加收或调整服务项目手续费,零钞清点费、跨行取现手续费、密码重置费、短信通知费、小额账户管理费、打印对账单费等项目层出不穷。仅2010年半年时间,银行的收费项目就增加了30多项。

  很多市民担心,监管部门一边叫停,银行一边巧立名目新增收费项目,结果收费项目越来越多。据报道,2003年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7年后的2010年底变成3000多种,暴增10倍之多。

  事实上,去年,监管部门出台《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包括个人储蓄账户开销户手续费、密码重置费、存折工本费等34项银行服务收费,从去年7月1日起一律免除。然而,旧的收费项目还没取消,部分银行收费项目却又出新招,多家银行将密码重置费改称“挂失费”继续收费,部分银行新添收费项目或提高原有项目收费。

  此外,采访中,一些市民提出,一些遏制银行乱收费的规定难以操作,例如监管部门规定银行发放贷款时不得强制捆绑,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但福州李先生就表示,以他申请的房贷为例,银行业务员会说购买理财产品的,要么利率有优惠、要么放款速度会加快。如果申请者同意购买理财产品,则非银行强制,而是自愿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