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税新法本月正式实施,广大工薪族将要真正体验到个税“减负”带来的实惠。统计显示,新法实施后,我国一年个税将减少1600亿,这些资金将“实打实”地返回到居民手中。可支配收入增加,如何理财达到最佳增值效果成为时下热点。8月以来,市场上的“积少成多”式理财产品提前开始热销,这类产品回报周期长,但起点更低,对工薪族“减负”有一定针对性。
理财专家也指出,个税新法实施,工薪族可支配收入适当增加,应通过积极理财予以“消化”,但具体的理财计划制定和实施应与家庭财务状况相适应。同时,在目前的实际负利率背景下,保持适当的家庭现金流更为重要。
■ 深圳特区报记者 谭德波
增收催生理财需求
“多出来的八九百块如何理财,不至于贬值呢?”9月,在福田区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市民张先生将要真正体验到个税新法带来的“实惠”:扣除“三险一金”后月入8000元,按之前的标准,他每月需要缴纳个税825元,而个税新法实施后,张先生只需每月缴纳345元。于是,张先生每月交纳的个税减少了近500元,税负则从10.31%下降到了4.31%。
一起体验到减税“实惠”的还有张先生的妻子,其减税幅度和张先生差不多,一家人算下来,每月总共减税近1000元,这些资金都“实打实”地进入了家庭可支配收入之中。这几天,张先生和妻子在咨询了银行的理财顾问之后,重新制定了家庭财务规划。目前,他们打算购买两款银行新近推出的理财产品。张先生说,尽管理财产品有风险,但投入资金是个税新法带来的“额外收入”,即便亏本,也不会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需要。
“月供有保证,终于不用提前还房贷了。”“80后”市民小黎每月都需要还银行的房贷约5000元,由于所在行业绩效考核比重大,所以工资“浮动”幅度也较大,每年总有几个月时常感觉“吃不消”。于是,他打算找父母借10万,提前还一部分房贷,以便于减轻每月还贷压力。但随着个税新法实施,小黎和妻子的月收入增加了将近800元,每月还贷可用资金足以填补月供,所以他打算取消提前还贷计划。
银行理财咨询增多
“前来咨询的市民比以前的确多了一些。”上周五,记者在一家商业银行深圳湾支行营业大厅看到,不少市民都是前来咨询理财项目的。银行大堂经理告诉记者,一些市民表示,个税调整使其家庭每月可支配收入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这种效果已经慢慢开始体现在理财层面。一位王阿伯告诉记者,女儿和女婿减税后,收入增加上千,所以余出的钱打算给他买一份保险。
个税新法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带来的工薪族实际收入增加更是相当可观。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将调高至3500元,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我国一年个人所得税将减少1600亿,资金将实打实地返回到居民个人手中。同时,全国约6000万之前须纳个税的人不再需要缴纳个税,其可支配收入都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对每个客户来说,增加的月收入只有区区几百元,但汇集就不一样了。”深圳一位商业银行理财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各家银行从8月开始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财产品,主要就是考虑到部分客户在个税新法实施后,收入会有所增加。尽管这部分产品数量很小,但年化收益高达6%,后期是否继续推出,还需要看消费者最终反应。
投资需量力而行
“每月增加收入不多,最好做长期投资,使家庭综合理财收益提高。”深圳一位银行理财师建议,对广大工薪族来说,每月减税所得相当于多了几百块工资,实际上不会给家庭财务带来太大变化。这部分新增小额资金不妨主要用来参与基金定投,为今后的置业、旅游等规划积累资金。“随便买点东西就没了,不如积少成多,几年后便是一个大数目,子女教育、自己养老都有个基础嘛。”
记者从深圳银行业了解到,近期,部分银行开始在基金定投的营销上发力。销售者一般都会告诉消费者,基金定投极其突出的优点,比如起点低、积少成多等。同时,基金定投投资标的多样化,能分散风险,比如有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黄金基金等,适合各类投资者需求。
不过,也有第三方理财专家提醒,目前股市估值处历史低点,投资成本低,但问题在于行情好转的时间并不确定。债券市场、货币市场都有诸多不确定性存在,投资应当小心谨慎。最重要的是,投资要针对家庭财务情况量力而行,每月用来定期定额投资的钱一定不要影响到正常生活。
观点PK
利率高企,每月收入增加,那么已经购房的市民是否要考虑提前还房贷呢?
正方:提前还贷减少月供压力
“一直在加息,月供也持续在增加,提前还贷款的好处还是很明显。”“80后”的小军在福田区购买一套价值200万的住宅,月供不菲,这时常让小军感到“吃不消”。“每个月给银行的利息都超过2000元。”小军表示,由于个税新法实施,他和妻子的月收入总共增加近900元,所以他和妻子都打算提前还贷10万。这样下来,每月可以减少月供近1000元。
记者采访获悉,和小军一样,不少购房者都有类似提前还贷款的想法。在他们看来,既然月收入实际增加,不妨将一些备用的存款提前还房贷,好减轻每月银行账单不断寄来的现实压力。
反方:保持家庭现金流最重要
“通胀通道之内,现在借钱,用以后的贬值的钱来还,肯定最合算。”深圳一位资深第三方理财专家则对“提前还贷”持相反观点。她认为,对于实际增加的月收入,如果拿去提前还房贷一定不“合算”,因为尽管今年多次加息,但目前的实际利率仍然为负数。“你现在借钱10万,过几年还款,钱早已不值10万,你肯定会赚。”
在这一部分不支持提前还贷的人士看来,随着个税新法实施,每月收入增加,其实已经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月供压力,已购房者完全没有必要提前还贷,保持家庭的现金流才是第一要务。
“合理避税”受质疑
记者发现,近期,一些教纳税人如何避税的方法开始在网上流传。有人士表示,工薪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要先去除“三险一金”,然后再按新减除费用标准扣除3500元计算。那么,如果单位在发放工资时提高“三险一金”,便可以为员工进行“合理避税”。同时,一些高收入者还能够利用申报折扣项目的方式避税,比如子女教育、聘请保姆等家庭劳务支出,个人再教育支出等,但这些都要有支出单据才行。
对此,税务专家提醒,很多网上流传的避税方法,很可能只是参照了国外的标准,而国内税制和国外有很大差别,这些方法在国内可能根本不适用。比如,可抵扣的税收项目在国内还不够明细,一些项目并不一定可以真正抵扣。
专家最后提醒,个税新法为中间阶层的“减负”效果较为明显,国家调节分配,确保社会公平的政策目的得到了初步实现。作为纳税人,首先应当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绝对不能逃税和漏税。
理财的困惑
■ 王 平
个税新法实施,广大工薪族开始体验“减负”带来的实惠。如何打理好这笔收入实实在在地摆在每个人面前。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若理财,财也不见得理你,当下的理财市场让人充满困惑。一位友人提供一份今年理财成绩单,大致内容为:股票投资亏损15%,基金亏损8%;银行储蓄年化收益5%,由于股票权重过大,总体收益亏损目前超过10%。就收益问题随机取样,今年以来,大家理财的状况都不乐观,10%的亏损并非个案。
不好理财源于国内居民理财渠道过于狭窄单一。储蓄之外,股市、债市是资金的主要去处。抑或借助专业理财,投资标的也大多离不开股市债市。银行储蓄有保障但收益率低,股市造富故事让许多人充满想象,但国际国内急剧变化的经济形势以及市场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多,投资获利难上加难。债市历来以收益稳定著称,今年也受到地方债的牵连,动荡激烈。
如何理财,倘若心仪股市,国内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衷心地告诫广大股民,目前最理智的选择是等待。股市成交稀弱,新股发行和再融资行为毫无收敛。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持续,资金资源日益短缺,限售股的减持力度将有增无减,加上近期上市公司负面消息不断,当前时点购买股票的确是要小心。
基金市场上半年的年报刚刚出完,61家公布业绩的公司全军覆没,亏损总额高达1254亿元。而今年以来国内基金公司出现高管离职潮,基金经理也纷纷跳槽。希望一个动荡的行业面对一个不好把握的市场创造好的业绩显然不太现实。如果购买基金,首先需要大家在基金公司和基金的基本面上多下工夫。
当然,我们可以将眼光盯到一些有固定收益回报的产品,如货币基金、少以地方债为标的的债基,银行储蓄和一些有稳定收益银行理财产品。跑不赢通胀,也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在一个预期不明确的市场,保住本金的安全才是第一要务。激进的投资者还可以好好研究一下股票,股市结构性调整也存在局部性机会,但这种机会大多是为高手准备的。一些长期以来经受住了市场考验的股票型基金,如若其投资队伍又相对稳定,也是值得选择的长线投资品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