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服务热线调查:13家银行58个回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1日 05:28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研究员 钟辉/文

  173个问题抛出去,得到了58个回复。

  它们来自于对客户负责的银行。

  这是银行对上帝的姿态。

  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在第201期推出“零售银行173问”专题,为银行客户提供与各大银行对话的平台,让所有人有机会向各大银行发问。

  报道一出,反响热烈,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主动要求回答客户提问。但也有银行对客户的问题视而不理,如深发展、上海银行和渣打银行。173个问题这次回复的仅只有58个。

  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本期将跟踪推出“银行答173问”专题。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银行的答复,也可以看到各银行对客户的重视程度。

  谁对上帝真诚,谁又在忽悠上帝?

  银行的服务态度一直是一块顽疾,尤其是中资行(外资行相对好些)。“零售银行173问”中,不少是针对银行服务态度的,有些更是直接斥问一些市场化不高的国有银行“为何服务态度如此之差,能不能提高”。

  对银行来讲,客户就是上帝,不论是传统的存贷业务还是新增长的中间业务。这是来自上帝的问题,是银行前进的动力。这一次,谁对上帝真诚,谁又在忽悠上帝?

  “零售银行173问”7月18日见报后,平安银行7月19日便主动联系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平安银行非常重视客户所提出的问题,相关部门正在回复;此外,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在收到理财周报记者的采访函后也第一时间表示,该银行很重视客户通过理财周报所提出的问题,并将问题转交相关部门回复;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也较为重视客户的问题,由于问题较多且涉及到许多部门,需要协调,因此回复稍显缓慢;深发展也表示重视客户的问题,但最后却没有回复;农业银行则表示,相关领导不在,不能回复;渣打银行、上海银行则对客户通过理财周报提出的问题不闻不问,没有任何回复。

  本期专题仍延续了“173问”专题的分类方式,即按照贷款、信用卡、个人账户管理、服务收费、理财投资和电子银行分类。银行回复,主要来自总行行办公室或相关部门,少部分来自银行服务热线。

  银行的反馈需要时间来证明

  客户问银行,银行除了回复,还有反馈。

  对于客户反映的问题,有些银行认为这些问题不属实;有些问题,银行需要客户的相关具体资料才能回复,如账号、办理业务具体类型等。

  对于客户提出的银行对收费标准等信息不透明的情况,多家银行均反馈:银行并没有刻意掩饰或隐瞒相关业务信息,收费标准都会在网站公开张贴。由于银行的业务本身较为繁琐,相关信息也较为繁杂,许多细节信息缺乏公示平台,希望监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做出指引。

  对客户反映较多的一些问题银行业做了相关回复。如对个人账户管理的质疑,兴业银行回复“商业银行提供ATM取款服务,不仅涉及机具设备的一次性投资,也涉及场地租金、电力空调提供、通讯线路租用、系统开发维护及日常运行保养等直接或间接成本,其现金业务特性更涉及备用金占用和现金押运、装钞、清机等成本,跨行业务还涉及中国银联联网转接环节成本”。对于“银行为什么要硬性推销保险产品”,浦发银行则回复“我们非常重视客户的感受,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培训,避免客户产生硬性推销的不良感受”。

  无论如何,13家银行的68个回答这是一种态度,效果如何,还须客户一起监督。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