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资行理财降门槛变相吸储 信息不透明成硬伤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2日 23:39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李崇磊 北京报道

  焦虑,最近半年,口袋里有点闲钱的人,都很焦虑。一方面媒体和专家不断在大家的耳边聒噪:通胀很严重,什么都在涨价;另一方面,投资者手中这点省吃俭用的血汗钱,并没有太多可以选择的投资渠道。买股票,买着买着就成了长期股东;买基金,跌着跌着,大家脸都跟着绿了。无奈之下,银行理财成为了很多投资者的选择,各大银行也乘这股东风,努力发行各种理财产品。根据银率网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各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9371款,较2010年1至6月产品数量增加5170款。

  短期理财产品成主流

  据不完全统计,仅4月21日-4月27日7天内,就有16家银行发行了241款理财产品,其中1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79只,占总发行量的32.78%,其中7天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39只;1-3个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42只,占总发行量的17.43%;3-6个月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50只,占总发行量的20.75%;6-12个月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47只,占总发行量的19.75%。

  实际上,银行确实越来越喜欢发行短期和超短期理财产品,根据金融界银行理财产品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30日,国内各商业银行共发行了9371款理财产品,其中三个月以内的短期产品共计7732款,占到总发行规模的82.5%。

  央行数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后,银根日趋收紧,而银监会将按月度监测银行的日均存贷款流动性水平,使得银行信贷资金量更加有限,投放方向也更趋谨慎,通过发行短期及超短期理财产品揽存已成为银行最普遍做法。加之近半年国内通胀压力巨大,负利率情况长期存在,投资者购买超短期理财产品的需求旺盛,供需双方一拍即合,因此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销售出现了如此火爆的行情。

  外币品种澳元抢镜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上半年人民币产品共发行7920款产品,占比84.5%,同比增长124.7%;外币产品发行1451款占比15.5%,同比增长114.3%。在外币产品中,发行量排在前三位的币种为:美元产品543款;澳元产品281款;港币产品264款。与2010年同期相比,美元产品增长47.6%;欧元产品增长219.2%;港币产品增长187.0%;澳币产品增长124.8%;加币产品由2010年上半年发行8款增至17款,英镑产品由2010年同期发行的10款增至67款。

  在外币理财产品中,澳元理财产品表现非常抢眼。预计年最高收益率相对其他币种理财产品较高,在记者调查的大多数银行中,其澳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均在6%上下,最高可达6.8%。澳元理财产品的表现和澳元最近一年的强劲走势密不可分。澳元对美元的汇率在过去一年一共上涨了15%,5月2日悉尼汇市盘中澳元对美元的汇率一度突破1比1.1的心理关口,创1983年澳大利亚实行澳元汇率浮动制以来的新高。此后,澳元对美元汇率虽然略有回落,但是一直在1比1.04上方震荡整理,单边走势的澳元行情,使得看多澳元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收益颇丰。

  调高收益率变相吸储

  虽然从整体来看,外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远不如中资银行,但是增幅非常明显。根据银率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国有银行发行3350款理财产品,占比35.8%,发行量同比增长95.9%;股份制银行发行3554款产品,占比37.9%,发行量同比增长128.7%;城商行发行1768款,占比18.9%,同比增长136.4%;外资行上半年产品发行了699款,同比增长267.9%。在上半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能力前20名的榜单中,出现了两家外资银行的身影,其中,华一银行甚至闯入了前十,以发行470款理财产品的成绩排在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之前,位居第八名。

  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资银行在不断提高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现在市面上起始认购金额在5万元的理财产品已不多见。而外资银行恰好相反,在不断降低理财门槛。一方面外资银行在品牌和网点覆盖上较中资银行并不具备优势,降低门槛是希望能多招揽客户;而另一方面监管部门提出的年底存贷比达到75%的硬性要求,也逼迫很多外资银行想方设法提高存款余额,发行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成为很多外资银行吸引资金的办法。

  虽然外资银行调高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吸引力,不过上半年不少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表现也确实不俗,特别是QDII产品,渣打银行上半年推出的7款QDII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超过了15%。

  信息披露问题严重

  不过上半年收益率最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却是一款结构性理财产品,这款由东亚银行推出的名为“如汇通”的美元投资产品取得了32%的年化收益率,成为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冠军。在本报记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东亚银行不少长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但与最高预期收益率相差较大。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存在很大的风险,上半年表现最差的10款理财产品也都是结构性理财产品,其中花旗银行发行的几款结构性理财产品都交出了零收益的成绩单,有一款产品甚至是负收益。而前段时间被知名媒体人洪晃炮轰过的德意志银行,其不多的理财产品大多都是结构性理财产品,不仅不保本而且还风险高。

  另外在信息披露方面,外资银行的问题也很严重,根据银率网统计的数据,外资银行到期产品693款,披露实际收益率的产品为93款,披露率为13.4%。而本报记者在实际调查中也发现,很多外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其收益率在其官方网站上根本查询不到,在与相关银行的理财经理咨询时,也经常出现语焉不详的情形。产品不到期,连赔了多少都不知道。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时,特别是结构性产品,一定要详细了解其中的风险再做决定,切勿被高收益晃花了眼睛。

  记者手记

  外资行为何“封口”?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每家外资银行在面对外币理财产品的相关问题时,回答得都很谨慎,有些银行甚至一听说是记者,立马闭口不谈,拒绝采访。不仅理财经理的态度如此,不少外资银行的媒体公关部门同样是这种态度。即使记者以普通投资者的身份前去咨询,对于收益率等关键信息,很多银行仍旧回答得模棱两可。在这里,记者不禁想问,类似潜在风险和收益率等理财产品的关键信息,只要是合理的,为什么不能通过媒体告知给公众。面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敞口,投资者和银行本来就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尤其是类似博弈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如果投资者不能得到充分的信息,势必在理财过程中面临巨大的风险,难怪前段时间知名媒体人洪晃戏言自己“被银行理财理成无产阶级”。

  只有投资者获得充分的信息,才会变得更加理智,才会减少投资者在蒙受损失后找银行扯皮的情况。在记者看来,现在的银行,尤其是外资银行,根本没有意识到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对投资者进行教育,媒体有责任,银行等理财机构的责任是不是更大呢?(李崇磊)

  澳新银行: 澳元理财一枝独秀

  本报记者 李崇磊 北京报道

  作为澳洲最大的银行之一,澳新银行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拥有很多的网点,市场占有率非常高,不过目前澳新银行在国内的网点并不多,在上海和北京各有两个,在广州有一个。虽然网点不多,但是澳新银行在外币理财尤其是在澳元理财产品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

  澳新银行的理财产品并不多,目前并没有针对境内客户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提供的人民币定存门槛也比较高,需要100万才能开户。不过澳新银行的外币理财产品很有特点,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收益率很高。由于澳元本身就是商品货币,最近几年走势非常强劲,带动了澳元理财类产品的回报也很丰厚。

  澳新银行的理财经理许杰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目前保本型的澳元理财产品的保底收益大概在1%-8.5%,认购门槛为25000澳元,按照目前的汇率计算,是17万元人民币。不过许杰在电话中提醒记者,选择外币理财产品一定要考虑汇率风险。如果选择澳元理财产品,最好是持有澳元或是有去澳大利亚投资、旅游或是留学的计划。如果没有澳元,近期也没有需要用到澳元,并不适合选择澳元理财。因为澳元的汇率主要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支撑,波动幅度比较大,如果把人民币换成澳元,加上汇兑的成本,理财的收益不一定能抵消汇率的波动。

  除了保本型的理财产品以外,澳新银行还为理财客户提供不保本的理财产品。这类高风险理财产品比较适合追求高额回报的投资者。其中,一款名为“双汇宝”的双币挂钩外汇投资产品比较典型。这款最高的年化收益率高达13.50%的短期非保本投资产品设计得比较灵活。投资者选择一组货币对进行挂钩,同时和银行约定1周到3个月不等的投资期限和一个行权汇率,等到到期以后,根据当时的汇率来决定投资者用哪一个币种来回收本金和收益。

  那么这种“双汇宝”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具体怎么样呢?假设投资者用5万美元作为本金投资外汇宝,投资期限为30天,选择澳元作为挂钩货币,行权汇率0.8650,潜在年化收益率为13.39%。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情况是到期时美元兑澳元汇率高于行权汇率,假设是0.8820,那么根据协议,投资者将获得以美元支付的本金和收益,根据潜在年化收益率计算,收益为557.92美元。而这种产品的风险在于,如果到期时美元对澳元汇率低于行权汇率,假设是0.8000,那么根据协议,投资者将获得以澳元支付的本金和收益。虽然用本金和潜在年化收益率计算,收益仍然是557.92美元,但是总计50557.92美元的本金加收益会按照约定的行权汇率折算成澳元,也就是说投资者将获得58448.46澳元。如果此时投资者按照当前汇率将澳元换成美元,只能得到46758.77美元,意味着遭受了3241.23美元的损失。如果不换,澳元兑美元继续贬值,投资者将蒙受更大的账面损失。

  由此可见,选择类似“双汇宝”这样的外币理财产品,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挂钩的货币对价格走势要有自己的判断,同时对于挂钩货币最好能有潜在的需求,比如有用挂钩货币投资、留学、旅游的计划,这样即使遭受风险,也能降低损失。 '''

  渣打银行:收益能力排名第一

  本报记者 尹珺 北京报道

  渣打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在外资银行中数量较多,虽然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不是特别高,但是到期年收益率与预期年收益率相差不大,给投资者一种比较稳妥的感觉。

  根据Bankrate出具的《银行产品市场半年度分析报告》显示,在2011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发行数量排名中,外资银行只有华一银行及渣打银行进入了前20名。而华一银行虽然发售了470种理财产品,但境内人民币理财主要针对的是企业。渣打银行上半年发行了96只理财产品,在外资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数量上排名第二。

  另外,渣打银行有7款产品挤入“2011年实际收益率(年化)前十名”的榜单,在前十位排名中所占席位最多,而且均为QDII产品。这些产品的到期年化收益率,虽然没有排在第一名的东亚银行“如汇通”投资产品-系列1(美元)32%那么高,但有6只都达到了15%。在2011年上半年部分零收益及负收益产品和2011年上半年部分达到较低收益产品的名单中,也都没有出现渣打银行的身影。

  而在普益财富7月14日发布的,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收益或净值最新表现情况中,渣打银行处于运行中的QDII理财产品高达83种。记者统计了一下,其中有17款产品净值有所下降,其中“贝莱德全球基金–拉丁美洲基金EUR”跌幅最大,达-2.41%。而另一款QDII理财产品“基金精选之DWS气候基金美元款”,最新累计收益-39.30%,是渣打银行处于运行中的QDII理财产品中最新累计收益率最低的,跌幅达-0.82%。

  在净值上升的产品中,“邓普顿环球总收益基金EUR”作为渣打银行的主打产品,净值增长最多,高达60.16%,涨幅也达到了0.62%。记者从渣打银行客户经理那了解到:这款产品是渣打银行的明星产品,年收益最少能达到10%。如果投资者想追求一个相对稳健的收益,不妨可以考虑一下这款产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普益标准”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2011年第一季度)中,渣打银行在收益能力方面排名第一。在理财产品信息披露规范性排名中,渣打银行作为唯一的一家外资银行排在第十位。而据Bankrate(银率)网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半年外资银行到期产品693款,披露实际收益率的产品为93款,披露率为13.4%。相比较其他外资银行的遮遮掩掩,渣打银行的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率高达100%。

  Bankrate理财产品分析师认为,由于金融危机爆出的外资银行负收益产品信息过多,金融危机后,部分外资银行选择不公开披露到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情况,这种做法会让一些投资者产生疑虑,从而放弃了解外资银行产品及服务的机会。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