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业务创新的历史机遇:个人支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0日 01:57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微博 ]

  ⊙高洪满

  近年来信用卡和电子银行业务在我国的飞速发展,成了银行主要的利润增长点,极大地推动了银行业务创新的积极性。但由于银行依然在目标客户市场定位上存在“垒大户”、“争政府项目”、轻个人业务的倾向,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与“以客户为中心”和“方便、快速、为客户省钱”的服务理念还有很大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业创新能力。

  前些天,笔者在上海急需汇一笔款到外省,在某银行营业部被告知由于是跨行汇款,最快需要两三天时间,但有个办法可当天汇到:在这家银行取现,再到收款方银行的营业点去办理电汇。于是笔者花了10多分钟取了现金,然后再到隔几条马路的收款方银行的营业部。由于中午是繁忙的上班族唯一可出来办点私人事务的时间,营业部显得很拥挤。花了半个小时排队,笔者才得以将钱汇出,并且营业员在点二次钞后说还需另付手续费。

  在与银行工作人员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这种情况几乎每天都有,柜台压力非常大。按理,网上银行和信用卡的大力推广会减少柜台压力,但实际情况离我们想象得还很远,究其原因,一是虽然我国信用卡发展很快,但用卡频率低,80%的信用卡处于休眠状态,同时银行卡还有POS机的限制;二是几乎所有银行都开发了网上银行,但我国个人电脑只有6700万台,还有一些单位在工作时间不让上网,所以大部分人还得去柜台办理业务;三是银行在客户管理上依然“抓大放小”,将近2亿农民工及大量城市低收入者基本排除在银行服务之外。

  在谈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时,一些银行柜台工作人员提出,大力推广个人支票或能极大缓解柜台压力。有了个人支票,大部分工薪阶层及低收入者就不用到银行排队,只要写一张支票通过邮局寄出去就能存款、汇款及转账;一般人大量的日常支付,像电话、 水电、煤气及购买住房、医疗费用、子女教育费及各种卡充值等,都可以通过支票解决。

  个人支票不仅能缓解柜台压力、省了一般人去银行排队的麻烦,而且还能为客户省钱,个人汇款利用支票不管金额大小只需付几毛钱的支票成本费。并且商家也会很欢迎,因为他们可以省了点钞、找零的麻烦及巨额的信用卡费用(1-2%)。

  个人支票具有使用方便、交易有据可查、成本低、不受银行卡硬件限制等优点,银行卡这一央行再三大力推广却普及不起来的根本原因,主要还在银行方面。银行有一部分人对支票了解甚少,认为支票只不过是一种服务,跟近几年“拉大户、抓高端人士”的销售策略比,利益太薄,另外,听说欧洲一带有支票使用下降趋势,以及未来还有银行卡代替支票的可能,所以就懒得动这个心思。

  笔者认为,对于持第一种观点的人,或许他们忘了除“抓大放小”外,“薄利多销”是近几十年以来最成功的商业销售模式,沃尔玛就是靠这一模式成功的。同时,支票不仅能增加客户数量、带来存贷款业务,而且还能带来高额的中间业务收入,如支票销售收入、年费、透支费、利息等。首先,银行眼下单单靠存贷款业务及信用卡并不能完全稳定客户,个人支票业务使客户与银行发生了更多的交易机会,所以个人支票会成为银行提高市场占有率、培养潜在客户、稳定现有客户的重要工具。其次,个人支票还能为银行收集客户资料,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可对客户分层次实行差异化管理,有利于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此外,个人支票业务还可以帮助银行提高知名度,大大提升银行的整体品牌形象。

  对于持第二种观点的人,笔者认为,国外已经历了城市化进程,个人电脑的普及率非常高,而我国城市化率只有40%左右,电脑全国普及率还不到20%,所以,不能类比。

  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由于个人支票在我国的缺位,才导致我国信用制度的落后,因为票据的产生是信用制度的起源。票据是当现金不能满足交易需要时才产生的一种仅凭个人签名以及诚信为保证的支付手段。并且,背书规则的发明,票据还能转让并融资。对社会来讲,票据流通得越多,节约的现金就越多,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个人支票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支付效率,增加支付质量,是社会进步和技术进步的产物。

  其实,信用卡的引进和使用才使我国信用制度的建立有了个开端。从国外的经验看,信用卡业务是在个人支票账户的基础上才发展起来的。我国的信用卡业务跨越了个人支票账户发展的阶段,那是因为我国在推广信用卡业务时主要以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为主。最终,我国银行业需要面对个人信用问题,而解决之道只能通过个人支票,因为只有它才能完全反映个人所有的信用记录,促进我国信用制度的完善。

  (作者系交通银行总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