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生上海分行叫停中国泛海信托产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7日 05:28  理财周报[ 微博 ]

  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研究员 张慧宇/文

  每一场游戏都会是一个意外。

  “很多民生银行上海分行的客户预约了昆仑信托·中国泛海-民生证券股权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最后却都没有买到。不是个别,是大部分都没有买到,没想到吧。”某信托公司人员透露给理财周报。据知情人士透露,12月9号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取消了“昆仑信托·中国泛海-民生证券股权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上海地区的销售,然而在北京和杭州分行还有销售。

  房地产公司向信托公司借款,银监会近来又严查房地产信托,这是风头浪尖上的波动。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不仅仅是关于民生银行上海分行。

  四大主角:中国泛海,昆仑信托,民生银行,中融信托。

  民生银行信托产品撤离上海

  “莫名就取消了,我就在怀疑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我们遵守分行通知。”民生银行徐汇支行理财师周先生表示疑惑,“我们支行连一份产品都还没有卖。”

  不仅仅是民生银行徐汇支行,民生银行在上海的其他支行销售量也几乎为零,周先生遗憾地说,“我估计整个上海地区也就卖了几份。”昆仑信托·中国泛海-民生证券股权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是由民生银行代销,计划规模不超过10亿元,推介不超过6亿元,分三期扩募。“12月13号民生银行宣布第二期信托计划成立,然而上海分行在12月9号的时候已经停掉了上海地区的销售。它停掉的时候,并没有募集够一定的资金规模。”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同时,记者从昆仑信托销售该产品的人员口中了解到,该项信托计划是全部通过民生银行代销的。“我们把产品交给民生银行推介,就不关心如何销售,关键是只要不影响资金所需的募集规模就行。”

  民生银行零售渠道高级经理潘高峰向记者表示,“停掉产品肯定是有原因的,上海客户无法在本地购买,也属无可奈何。”那么,民生上海分行此举到底何故?

  与中融之争

  “其实这件事情的受害者是民生银行。”潘高峰向理财周报记者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事出有因。

  “主要因为同一款产品,中国泛海在民生银行销售的预期收益率比中融信托要低2%。”上述知情人士说。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民生就决定在上海不卖了。

  “民生银行代销的昆仑信托·中国泛海-民生证券股权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和中融信托的是同一款产品,但民生银行给客户的收益率远远低于中融信托给客户的收益率,因为竞争不过中融信托,就取消了该产品在上海地区的销售啦。”该知情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

  昆仑信托产品的收益人是民生银行高端客户,300万以下客户年收益率为6%,300万以上客户为7%。

  而中融信托对客户的收益率是这样规定的:认购金额<200万元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5%;认购金额≥200万元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9%。

  据悉,导致民生银行和中融信托年化收益率差别比较大的原因,一方面除了双方在销售渠道的选择存在差异化外,另一方面也与中国泛海有关。

  理财周报从相关信托公司了解到,中国泛海支付给昆仑信托的费用在10%左右,而支付给中融信托的费用要高出大约两个百分点,同时民生银行零售渠道高级经理潘高峰也对此进行了确认。

  该知情人士还向记者透露,昆仑信托扣除信托报酬后支付给民生银行费用大约为8%,而民生银行在扣除保管费、推荐费等各项手续费后给客户的年收益率只有6%左右。

  著名经济学家、投资银行家兼信托专家孙飞博士,认为一方面是通过销售环节增加了,需要的费用也相应提升;另一方面,他说“也有可能是民生银行从中间扣除的费用过多,造成给客户的收益率较低”。

  其实最初,中融信托也曾找过民生来代销该产品,却遭到了民生的拒绝。关于过程,有两种矛盾的说法。

  某信托相关人员说,“中融信托找民生银行代销的时候,民生似乎没当回事。因为当时中融信托和好几家银行之间都闹得不愉快,民生银行也没有很大诚意要和他们合作。之后,中国泛海找到昆仑信托,昆仑信托找到民生银行代销,民生银行同意了。”

  然而,民生银行一位人士却表达了相反的意见。

  “中国泛海是先找到昆仑信托要募集15亿资金的,但因为昆仑信托本身的风控风格要求零风险,所以只接受10亿资金的募集要求。剩下5亿,泛海只好找中融信托来解决。昆仑信托先找到我们银行来代销该产品,而我们比较看重昆仑信托的风控风格。一旦客户无法还款,它因为有中石油这样的股东背景,拥有足够的资金来偿还给客户。因为和昆仑合约在先,所以拒绝了中融。我们也是在刚要发布这个产品的通知时,得知中融有同一款产品在销售,而且收益率比我们高。但我们当时的状况已经骑虎难下了,还是要卖”。

  “这款产品在上海取消,我认为是有两方面原因的,一是和中融之间的竞争,收益率较低,所以取消。另一方面是因为民生银行上海分行有个针对青浦项目的理财产品,这更多是区域性的;而昆仑信托的产品可以在全民生银行销售,所以上海分行就更多的把侧重点放在区域性的项目上了。”潘高峰向理财周报记者分析道。

  中国泛海和民生银行的渊源

  “民生之所以不太高兴,其实关键是因为中国泛海和它有关系,而中国泛海却又在信托产品上恰恰没给它好处。”上述信托人士道。

  昆仑信托产品借款方中国泛海其董事长卢志强为民生银行的大股东,“卢志强可尴尬了,因为导致民生上海分行取消销售的最终原因却是给两家信托不同的成本。”

  记者致电泛海建设董秘,对方表示,“不清楚”。该信托人士则分析道,“如果泛海支付给昆仑信托更高的费用,即使扣除中间的各项手续费,最终民生给客户的收益率也不会比中融的差很多。民生银行是对中国泛海的此举有意见,才会不高兴。”

  而潘高峰也曾表示,民生代销昆仑信托该产品也是骑虎难下的情况,“我们不知道中融信托有在销售同款产品。

  同时某信托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国泛海在2009年已经向中融信托募集资金用于经营周转,而在今年四五月份再次向中融借款,十月份又陆续向中融和昆仑融资,而明年其将会向东亚方正融资6亿。泛海控股资金链一直处于紧张态势,卢志强和民生银行的股权关系,加上银监会严厉政策,使关联交易受限。

  房地产公司的融资怪圈

  “民生银行的股东向两家信托公司借款,引致民生银行和信托公司之间的竞争,这不是一个单一现象。”上述信托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从产品说明书上看,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泛海经营所需的流动性资金,“其实这款项主要用于泛海建设有限公司。”而中国泛海及下属公司泛海投资拟将持有的民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分别为61.29%和6.2%,合计为67.49%的股权作为质押担保进行融资。

  中国泛海近几年的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直为负数,主要原因是中国泛海旗下泛海建设的大部分房地产项目均处于开发建设阶段,资金需求量较大,所以引来了中国泛海的频频融资。

  而在贷款偿还上,中国泛海主要有三个还款来源:一是上市公司泛海建设归还中国泛海欠款24.58亿元,二是中国泛海所属民生金融中心项目经营租赁收益,三是二级市场股权减持收入。

  “有很多公司都是通过向一家信托公司募集资金,来偿还所欠另一家公司的债权,当然可能有一部分资金用于它公司项目的建设,都是击鼓传花。”

  “根据政策规定,股东不能向银行直接借款。有些房产公司为了规避政策,就通过信托公司来融资。有些虽说是用于经营性周转,但其实很多是用于开发土地啦。一些大的房地产公司、上市的公司和股权质押类的公司就比较圈到钱,即使它业绩不亮丽,经营能力不强。比如中国泛海的董事长卢志强,它是民生银行、民生证券和海通证券等很多公司的股东,所以他就可以通过股权质押这种方式来融资。但是对于一些小的房地产公司来说,就不是那么好过。小的房地产公司在银行和信托公司借不到款,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或高利贷等方式融资。”

  “这个事件,主要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的。”潘高峰说。

  更有不同看法,“我觉得从这件事情上可以反映房地产公司融资渠道的状况和由此导致的矛盾。”某信托公司私人银行部投资总监表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